25個川渝跨界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川渝河長制5週年合作成效新聞發佈會8日在成都召開,相關數據的發佈反映出雙方攜手治水取得的顯著成績。

近年來,川渝聯合投資,實施瓊江治理項目96個,沿線的遂寧安居、資陽安嶽、重慶銅梁等區縣全方位建立起交叉互巡、聯合執法、信息共享、問題共處等機制,“各管各”變成“共治理”,“分段治”變成“全域治”,成功解決了“交叉地帶”無人管理的問題。而今,瓊江水清岸綠,沿岸每年吸引遊客超百萬,生態價值轉換明顯。

地處銅鉢河上下游的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與重慶市梁平區積極攜手,創新建立問題臺賬閉環管理模式。梁平區碧山鎮華灘壩片區無法處置的生活污水接入大竹縣石橋鋪鎮污水管網,實現跨省協同處置。通過深化合作,雙方成功破解跨界執法、責任劃分、岸線管護等六大治理瓶頸,讓昔日的臭水溝徹底蝶變爲今日的美麗河。

四川、重慶同屬長江上游,山水相依,81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將四川6個市、重慶12個區縣緊緊相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5年來,川渝兩地切實樹牢上游意識和“一盤棋”思想,在全國首創設立跨省川渝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統籌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協同治理。

川渝聯合繪製《川渝跨界河流特性圖表集》,涵蓋81條跨界河流上的51座重要水利水電工程、10個生態流量國控斷面、25個水質國控斷面等重要信息,實現跨界河流“一張圖管理”。雙方聯合編制實施“一河一策”方案23個,開展8條跨界河流健康評價,開發“智巡精靈”“智慧河長”等程序,動態監測水環境、智能巡河、智能統計分析數據,助力協同開展河湖管護工作。

川渝健全水利、公安、檢察院等部門聯合執法、涉河湖重大問題調查處置等工作機制,聯合開展執法行動100餘次,相互移送案件線索16件,依法打擊涉河湖違法行爲。雙方探索建立“一地舉報、兩省聯動、快速響應、閉環處置”的問題整改機制,聯合監督平臺累計受理羣衆舉報問題信息3700餘條,辦結率達96%。

5年來,川渝雙方開展聯合巡河2000餘次,共同解決涉水問題6000餘個,推動流域構建形成上下貫通一體、左右岸協同治理的良好局面。川渝兩地長江干流川渝段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水平,25個川渝跨界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較實施川渝聯合河長制前提高4個百分點。(周洪雙 李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