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健身房不只是運動 被年輕人爆改睡成了大飯店
24小時健身房,被年輕人「爆改」睡成了大飯店。(示意圖,藍孝威攝)
據《三聯生活實驗室》報導,都說大城市裡的打工人是氣血不足的候鳥,最需要在疲憊的生活裡,尋找一個能隨意瞇眼小憩的棲息地。有預算的住進洗浴中心或是足療店,百元(人民幣,下同)一晚的價錢,睡覺的同時還順帶吃個自助餐;錢包緊的則把80塊一晚的網咖包間,睡成午休的大牀房,裡面牀鋪、座椅和淋浴間一應俱全。最近,大陸年輕人又開發出了一片可享清福的睡覺聖地,那就是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
你以爲的健身房,是擠滿了自律的肌肉男和有氧女,人均消耗1000卡路里起步;如今的健身房,卻被年輕人睡成了安詳的大通鋪——瑜伽墊是席夢思,跑步聲是白噪音,辦一張兩百塊的月卡,就能舒舒服服地刷卡入住健身大飯店,晚上還能去淋浴間裡洗個澡。
一些年輕人發現,網咖雖然便宜,但是隔壁包間打遊戲的衝鋒喧鬧讓人難以睡着;洗浴中心看似舒服,但你搶不到包間就只能睡格子洞。唯有健身房這種不用搶牀位的地方,才能以天爲被、以地爲牀,踏踏實實睡上一覺。
「就像是在圖書館裡刷抖音,在健身房裡睡覺也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心感。這種別人都在專注做事,而你在忙裡偷閒的感覺,在健身房美美睡一覺,比在家裡睡還要香。」
剛開始發現這片午睡聖地的,是那些中午擠出時間來健身的上班族。「結果上的課是瑜伽冥想,那不就是組團午睡?放眼一看,跟着教練做口令的人少,大部分人都是跟着冥想音樂,隨地大小睡了。」
只要不打呼嚕,在健身房睡覺就是一種高級的冥想。「反正緩解疲勞的效果達到了,怎麼達到的不重要。」
健身房,就這樣擠滿了那些不想健身、只想睡覺的年輕人。「拿下一張月卡,去其他城市也不愁沒地方住了。健身房全國連鎖,那就意味着你可以全國巡睡。」
對於那些猛猛練、狠狠幹的肌肉大佬們來說,健身房是真刀真槍的戰場,但對於這些氣血不足的年輕人來說,自己在跑步機上呆上十分鐘就只會覺得氣血上涌,有點發暈了。「索性把瑜伽墊拉開,藉着拉伸的名義,躺在墊子上刷刷短視頻,一會兒就睡着了,而且睡眠質量絕佳。」
如果說練困了就睡,是健身人自律的回血方式;那麼瑜伽團課,就是打工人最能理所當然午睡一會兒的地方。「老師會指導你深呼吸,口令像是在助眠,沒一會兒就伴着冥想音樂睡過去了。而且最好笑的是,有次課上到一半睡過去了,老師還悄悄給我蓋上被子了。」
對於那些健身房年卡受害者來說,把健身房睡成大牀房,就是最能無痛回本的方式。「爲了讓年卡回本天天去健身房拉練,受苦的只會是自己。還不如把健身房當浴室和鐘點房,午休間隙去瑜伽墊上偷偷瞇一覺,再痛痛快快洗個熱水澡。」
今年剛35歲的北漂國企大哥波波,從事銷售工作。眼見着自己的啤酒肚隨着應酬越來越大,波波一時衝動在單位對面的五星級飯店辦了健身卡。「結果堅持一個月就歇了,心有餘而力不足。我也想開了,有時對待中年的態度,其實就跟對待病人的態度一樣,那就是想幹點啥就乾點啥吧。」
後來,波波索性把健身房當泡湯池和三溫暖用,每次下班後在烤箱裡待一會兒。最近,他把健身的休息區睡成了午休時段的高效大牀房。「去三溫暖還得洗澡換衣服,在休息區可以倒地就睡。而且午休期間,健身房人沒有多少,而且健身房的燈光一般都很柔和,午休一個小時正正好。」
一開始,他還有些在意別人的眼光,覺得自己睡覺時被別人盯着不自在。後來發現,「根本沒人在乎你。大家看你閉着眼睛,只會默認你在放鬆冥想。即使什麼也不幹,別人也會覺得你一定是在練什麼,一定有你這麼練的道理。」
在某創業公司上班的北漂何六六,最近辦了張公司樓上某家「窮鬼連鎖健身房」的月卡,只睡不練。「一個月200塊,而且全國通用,就是爲了午休時去踏踏實實瞇一會兒,比去鐘點房強。而且冬天有地暖有蓋毯的時候更好睡,像是中學上數學課時靠着暖氣片睡午覺。」
她發現,「在24小時健身房最佳的睡覺時間點,是下午兩點到六點,或者晚上十點後。這時候打工人們要麼在上班,要麼練完回家了。大牀房變成了豪華套房,你甚至可以練完再睡,睡醒再練,或者點個夜宵開始吃上自助了。」
對於那些常年健身的年輕人來說,不是自己故意想在健身房裡睡着,實在是訓練強度一拉上去整個人就宕機了。「被拉爆之後立刻躺倒,就是睡眠質量最高的時候,幾十分鐘的睡眠質量,堪比上了十天班後終於能睡個懶覺。而且可能因爲健身器械更符合人體工學,在史密斯凳子上睡覺,簡直比在牀上睡還舒服。」
北漂小七剛辦了某刻的月卡後,就上起了瑜伽團課,沒想到直接在課上睡着了。一開始,她還有些不好意思,「健身時都能睡着,只能說是命運戲弄大饞豬。後來瑜伽老師安慰我,說做熱身時就睡着說明身體太累了,此時好好瞇一會兒,比做什麼運動都強。」
對於小七來說,在健身房睡覺纔是真正的功能性訓練。「模擬人在日常生活中會做出的自然動作,提高身體代謝,預防運動損傷。在健身房裡睡一覺,何嘗不是在訓練身體,只是消耗的卡路里有點低而已。」
今年40歲的北京人瑤瑤,說自己歲數越大覺就越少,最近甚至開始失眠了。爲了睡個好覺,瑤瑤去嘗試過一次500塊的頌鉢療愈,也去過醫院睡眠科做過詳細檢查,但都沒有睡過一個整覺。
她的心得是,非得在別人都在專注做事的空間裡,自己睡起來纔會更加容易。比如在圖書館裡,別人都在看書,你睡起來就更香;或是晚上老公在旁邊靜音玩手機,此時你知道別人還在熬夜,自己就沒有失眠焦慮,反而睡得更快。
後來她發現,在健身房練完後躺在瑜伽墊上拉伸的時候,就是最容易犯困的時候。「每次健身完都餓得能吃下一頭牛,此時吃完自己帶的行軍糧,自然而然就暈碳了。而且咔咔一頓練之後分泌的內啡肽,就是最好的安眠藥;地板上的瑜伽墊,就是最好的席夢思。刷着刷着手機就睡過去了,比在家裡睡覺還踏實。」
瑤瑤一週三練,每練必到,但即使不是鍛鍊日,瑤瑤也會去健身房扯個瑜伽墊,拉伸完之後瞇一會兒覺。「在健身房睡覺,主打一個心理安慰。雖然自己沒練着,但最起碼睡着了。辦的健身卡也不虧,最起碼把它當成大牀房補覺了。」
當年輕人把健身房當成了午休據點,有些人還動了在24小時健身房過夜的想法。
90後北漂叉叉子剛來北京面試時,就動了在全國連鎖的24小時健身房瞇一覺的念頭,用自己在老家辦的月卡,就能省下一晚酒店錢。
後來他發現,「某刻雖然是24小時營業,但晚上會有店長巡邏,而且明文規定不能在這裡過夜。所以你晚上可以在這裡練練有氧,吃吃夜宵,或者休息一下。但如果是真的睡過去了,說不定就會被店長過來叫醒。」
對於叉叉子來說,健身房只能小睡,不能長眠。「練完後在瑜伽墊上小憩一會兒沒問題。也就是說可以把健身房當鐘點房,但千萬別把健身房真當大飯店了。」
一開始在健身房偷偷睡覺的年輕人,還會有種偷感,覺得別人都在訓練,自己如此鬆弛,太不合適。後來想明白了,「自己辦的卡就該硬氣些,浪費也是浪費,不如把它當成午休時的鐘點房使。」
「而且誰說睡覺不是一種運動呢?只不過是最低消耗的運動,瘦得沒那麼快而已。」
都說健身能緩解焦慮的原因,其實是讓你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身體上。「雙腳一落地,腦子就清空焦慮了。」
而當健身房被年輕人爆改成了隨地大小睡的大牀房,有人說,這其實是年輕人學會更寵自己了。「思路打開,在健身房悄悄瞇一覺,就是一種最高級的組間休息。在工作日晚上,與其拉爆自己,不如讓身體想睡就睡,眼一閉一睜,疲憊的一天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