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名搜救人員獲表揚 卓榮泰肯定「逆向而行的勇氣」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當所有人往安全方向撤離時,搜救人員卻選擇往危險的地方前進,這份勇氣令人敬佩。記者張策/攝影

卓榮泰表示,搜救人員每一次出勤,都是在與時間和風險拔河。「當所有人往安全方向撤離時,搜救人員卻選擇往危險的地方前進,這份勇氣令人敬佩。」他提到,今年7至9月接連臺風豪雨,許多消防與搜救弟兄不眠不休守護人民,這份責任感是國家最珍貴的力量。

來自高雄的消防隊員蘇濰荇,長年駐守偏遠山區,參與無數艱難搜救。他回憶,之前一對夫妻登山失聯,搜救人員歷經七天在玉山後山搜尋,終於找到罹難者遺體。「當時能見度不到五公尺,氣溫低到結霜、結冰,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刃上。」他說,那次行動讓他深刻體會生命的脆弱與搜救工作的重量,「我們不是英雄,只是盡力讓更多人能回家。」

此次榮獲表揚,蘇濰荇謙虛地表示,能在困難環境下完成任務,全靠同仁通力合作與長官支持。「每一次任務都不容易,也都提醒自己一定要小心。」他說,山區搜救的挑戰從未減少,唯有持續精進與謹慎面對,才能讓更多人平安回家。

來自臺中市消防隊的白秉承,同樣以堅定意志奔走於高山間。山區地形陡峭、氣候多變,他與隊員們常得揹着裝備,在山路上連夜攀爬、尋找受困者。「有些山友摔傷、失溫或體力耗盡,沒辦法走,我們得輪流背下山,或用搬運板擡着走幾個小時。」儘管任務艱難、環境惡劣,他仍認爲「能與學長們並肩出勤、互相扶持,是這份工作的價值所在」。

白秉承表示,這份獎項不只是個人榮耀,更是全體夥伴的肯定。「每一場救援都不是一個人能完成,而是隊上同仁、長官與各單位協力的成果。」他強調,能在艱困任務中救回生命、平安歸隊,就是消防人員最大的成就與驕傲。

卓榮泰指出,搜救任務的困難與危險,正是政府推動「AI智慧搜救派遣系統」的動力。透過AI決策輔助與無人機影像辨識等技術,能即時整合地形資料與風險預測,讓派遣更準確、更快速。他說,這不只是科技進步的展現,而是爲了「讓搜救人員更安全、讓救援更有效率」。

他強調,政府將持續投入AI與無人載具、機器人研發,作爲明年度「AI新十大建設」的一環,「我們希望有一天,搜救現場的危險能由科技分擔,讓所有英雄都能平安歸隊。」

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今於新北市彭園新店館舉辦「114年搜救有功人員表揚暨AI智慧搜救派遣系統中程計劃成果記者會」。記者張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