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項農技成果亮相!農試所今辦技術媒合 5業者搶先簽意願書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18日舉辦農業技術研發成果媒合會,現場展示2024年22項創新技術,26家業者與研發單位洽談。(農試所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18日舉辦農業技術研發成果媒合會,初步與5家業者簽署技術移轉意願書。(農試所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18日舉辦農業技術研發成果媒合會,現場展示出5項病蟲害防治技術、5項設備資材、4項數位服務及8項加工加值技術成果。(農試所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18日舉辦農業技術研發成果媒合會,現場展示出5項病蟲害防治技術、5項設備資材、4項數位服務及8項加工加值技術成果,順利與5家業者簽署技術移轉意願書,包括秧苗配撥系統、發酵熟成大豆鮮味粉製作技術、固態發酵裝置、溫控智能雜糧乾燥機模型機、冷凍地瓜乾製作技術,期盼透過廠家投入,持續推動農業進步。
2025年農業技術研發成果媒合會18日在農試所登場,農試所所長林學詩簡報指出,2024年有償技術移轉達55家業者,取得733萬元授權金、76萬元權利金。今年除分享2024年10大傑出農業技術研發成果,也有共22項研發成果參與媒合,包含5項病蟲害防治技術,5項設備資材,4項數位服務及8項加工加值技術。
水稻是臺灣重要農產品,爲利提升水稻秧苗業者經營效率,協助精準掌握秧苗數量與區域需求差異,農試所開發「秧苗生產配撥交易系統」,包含稻種來源與流向、銷貨、帳款、庫存及繳谷等5大作業模組,將商水稻秧苗的生產、配撥與交易資訊化,水稻育苗業者可以透過手機或PC電腦登入系統可以瞭解育苗的品種、秧苗流向、種植面積、種植地點及種植時間。
此外,臺灣菇類年產值逾122億元,但蟲害造成的損失卻可達5至30%,尤以蕈蚋對洋菇危害最嚴重,恐導致100%損失。農試所利用昆蟲的趨光性,開發特定波長的智慧型LED燈滅蟲模組,防除危害洋菇的蕈蚋,預期應用於菇舍後可減少害蟲,有效降低能源消耗15%與人力成本。
農試所指出,此次媒合會共有26家業者報名,透過1對1洽談讓業者瞭解創新技術,今日初步與5家業者簽署技術移轉意願書,仍有廠家現場洽談中,期望透過技轉開放給外部廠商,可以協助廠商縮短技術研發時間和成本,持續促進農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