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記者對話固態電池廠商:低空經濟的天空,就是我們的“新戰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林典馳 深圳報道
近期,CIBF 2025在深圳舉行,儘管鋰電行業仍處於深度調整週期,但人氣高居不下,展會期間觀衆流量突破40萬人。
在此期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了多家產業鏈公司,在固態電池這一鋰電行業的關鍵賽道,廠商們正競相角逐,全力搶佔戰略高地。
其中,欣旺達(300207.SZ)發佈了“欣・雲霄2.0”航空動力電池,國軒高科展出G垣準固態電池等,均在固態電池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在下游材料端,同樣展現出日漸成熟的趨勢,部分半固態電池材料已實現量產出貨,固態電池材料也已進入中試階段。負極龍頭貝特瑞(835185.BJ)展示了多種電池材料解決方案,其針對固態電池體系打造的貝安方案覆蓋多種關鍵材料,且新型硅碳負極材料已獲客戶驗證。
星源材質(300568.SZ)則在固態電解質膜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其參股公司的氧化物電解質已實現量產,並推出針對下一代半固態與固態電池材料應用的多種產品。
在與記者交流的過程中,業界的一致觀點是半固態電池已經具備大規模量產的能力,而全固態電池量產裝機或將在2027年得以實現。
廠商競逐航空電池高地
展會期間,多家企業展出面向低空經濟場景的動力電池方案,集中在半固態電池或是固態電池,涵蓋城市空中交通、工業無人機、載人飛行器等應用方向。
5月15日下午,欣旺達中央研究院院長徐中領展示了公司覆蓋無人機、工業巡查、城市空中交通等場景的飛行器電池產品。
在本屆展會上,欣旺達發佈的“欣•雲霄2.0”航空動力電池,能量密度≥360Wh/kg,採用“軟固態”電池技術,兼備“高比能、高功率、高安全、寬溫域”特性,已應用於城市出行、農林植保等低空經濟場景。
據瞭解,此前第一代電池(能量密度≥320Wh/kg)已量產並搭載百公斤級飛行器完成百公里飛行驗證。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與新能源汽車發展類似,低空經濟的動力電池正在成爲各家電池廠商必爭的下一個戰略制高點。
例如,即將量產的“陸地航母”動力電池由中創新航(3931.HK)獨家提供。
除此之外,孚能科技(688567.SH)同樣表示,目前,公司半固態電池產品已獲得美國頭部客戶、時的科技、零重力飛機工業等低空經濟客戶定點。目前,第一代eVTOL半固態電芯已實現商業化交付,第二代eVTOL半固態電芯即將進入量產階段。
5月16日至17日,國軒高科發佈的G垣準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該電池已在深圳CIBF電池展上亮相。國軒高科還透露,其全固態電池已正式進入預量產階段,設計產能爲0.2GWh。
此外,2024年首次亮相的金石全固態電池在今年實現了突破。材料方面,硫化物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提升了60%,空氣穩定性增強,正負極材料的克容量也取得突破。
徐中領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欣旺達第一代是固液混合的半固態材料,第二代是凝膠狀的軟固態電池,既有液態的性能,又有固態的安全性。
據悉,欣旺達制定了五代技術升級路線,計劃在2027年實現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的目標。
目前,欣旺達航空動力電池以軟包爲主,圓柱電池兼具。軟包電池的優勢是不用根據航空器的特點單獨設計,具有更強的場景適配性。
徐中領表示,欣旺達半固態電池正極採用高鎳三元鋰材料,負極採用硅碳負極材料。
對於下游客戶的關注點,徐中領談到,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首先是高能量密度,其次是高功率密度,能量密度關係到飛行距離和時長。高功率關係到航空器的瞬時動力輸出,尤其在垂直起降階段,其功率需求是地面行駛的數倍。
其次是快充,大幅減少地面停留時間。與傳統燃油飛機加油時間相近的充電效率,使得電動航空器在短途高頻次任務中更具競爭力。
據瞭解,一架載重100公斤,自重400公斤的飛行器採用欣·雲霄1.0動力電池,能夠完成超過100公里的續航。
下游材料端日漸成熟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曾在車展上向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當面砍價,希望電池降價30%-40%。彼時曾毓羣也委婉回答:“要等供應鏈開發出來”。
這背後其實潛藏着一個道理,電池產業鏈並非單靠一家獨大,而是要上下游協同創新,在上游材料領域,更是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芯的綜合性能。
本屆展會,固態電池上游材料成爲各家比拼的重要方向,各自都展出了最前沿半固態/固態電池材料,部分半固態電池材料已經量產出貨,固態電池材料也到了中試的階段。
負極龍頭貝特瑞展出固態電池材料解決方案、正負極回收閉環方案等多款電池材料解決方案。
針對固態電池體系打造的貝安方案中GUARD全固態系列材料和FLEX半固態系列材料剛剛於數天前發佈,覆蓋了高鎳正極、硅基負極、固態電解質、鋰碳複合負極等材料,其中FLEX系列目前已在國內頭部數碼廠商小批量驗證和裝載使用。
“貝特瑞新型硅碳負極材料2024年已經實現客戶驗證,專門面向固態電池負極材料測試評價。”貝特瑞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也正是這樣的基礎上,公司有了全固態電池材料方案量產的底氣,在貝特瑞中央研究院院長李子坤看來,目前行業比較統一的示範裝車節點是2027年。
另外,固態電解質膜也被學界認爲有可能成爲鋰電產業鏈的新環節之一,目前產業化進展順利。
據悉,星源材質已取得一定的進展,參股公司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的氧化物電解質已實現量產,硫化物和聚合物電解質則處於小批量供應階段,已成爲大曹化工株式會社及其上海子公司半固態電池項目專用隔膜的獨家供應商。
在本屆CIBF上,星源材質推出針對下一代半固態與固態電池材料應用,涵蓋多種聚合物電解質隔膜和剛性骨架產品。
星源材質董秘李昇向記者介紹,剛性骨架隔膜是一種大孔徑基膜,面向全固態電池應用,能夠對固態電解質起到支撐作用。
此前,星源材質曾公告與中科深藍匯澤聯合開發固態電解質相關膜產品,本屆CIBF星源材質提出的固態電池解決方案是將固態電解質和剛性骨架一步法生成固態電解質膜,這也是對下游應用比較顛覆性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