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個省份中心靜脈給藥降價,惠及超300萬名患者

2月21日,國家醫保局介紹,21個省份已完成中心靜脈給藥醫療服務價格治理,疊加耗材價格治理,預計減輕300餘萬名腫瘤和長期輸液患者的經濟負擔。

中心靜脈給藥是腫瘤化療、長期營養支持的關鍵技術,主要分爲輸液港、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導管、中心靜脈置管三類方式。長期以來,中心靜脈給藥相關耗材流通環節加價過高,疊加各地醫療服務價格差異顯著,導致患者經濟壓力突出。國家醫保局表示,價格虛高主要源於中間流通環節過度加價。

2024年底,醫保部門以省級集採價格爲基準,選取中心靜脈給藥耗材主流產品中選價的1.8倍爲限,約談68家境內外企業,推動終端掛網價下調。另外,醫保部門對整改後仍明顯高於同類產品的企業,實行“紅黃標”預警管理。醫療機構採購耗材時將收到價格風險提示,自主決定是否繼續採購。

同時,21個省份調整中心靜脈給藥相關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目前,中心靜脈置管整體費用從800多元降至450元左右;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導管整體費用從3000元左右降至1300元左右;輸液港整體費用從6000元左右降至3300元左右。

國家醫保局表示,耗材和醫療服務價格綜合治理降低了患者長期治療成本,惠及300多萬名腫瘤化療及需長期靜脈輸液的患者。此外,價格綜合治理通過優化耗材市場環境,也提升了醫療產品的可及性。降價後,更多患者可選擇長期留置裝置,減少反覆穿刺帶來的生理痛苦。未來,該局將持續推進醫藥價格治理,通過擠壓虛高價格水分與強化民生實惠的“加減法”,系統提升醫療服務質量與公平性。

(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