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對話|“芒果外交”升級,中巴經濟走廊開啓農業合作新篇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鄭青亭 北京報道

近日,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卡里爾·哈什米在北京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在交通、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投資已超過250億美元,爲巴基斯坦夯實發展基礎、加速經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展望未來,他表示,希望兩國攜手打造走廊“升級版”,將商業合作拓展到農業、礦業、信息通信技術(ICT)產業等方面。他說,這些領域有巨大的合作潛力,一些嗅覺靈敏的中國企業已在巴基斯坦早早佈局。

“現在,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已經進入第二階段,重點聚焦工業化、農業、ICT、採礦以及其他技術相關領域。我們的目標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企業間的合作,推動產業間的協作,並鼓勵更多科研和教育交流。”哈什米說。

被譽爲“亞洲支點”的巴基斯坦是是連接南亞、中亞、中東地區的樞紐,是共建“一帶一路”重要支點國家。近年來,兩國以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爲中心,以能源、交通基礎設施、瓜達爾港、產業合作爲重點,構建“1+4”經濟合作佈局,中巴經貿合作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經過10多年的發展,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雙邊經貿合作碩果累累。中國已連續十年保持巴基斯坦最大貿易伙伴,是巴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國,穩居巴基斯坦外國直接投資最大來源國,巴基斯坦還是中國重要海外工程承包市場之一。

哈什米表示,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將很快對華進行訪問,預計雙方將簽署多份諒解備忘錄併發布聯合聲明。在夏巴茲訪華期間,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將於9月4日在北京舉辦一場高規格的企業對接(B2B)會議,聚焦農業、食品加工、紡織等十大領域,預計將有500家中巴企業參加。哈什米說,“我們將在一天內組織超過5000場B2B會議,創下新的紀錄。”

“芒果外交”見證中巴友誼

近日,巴基斯坦駐華使館在中國農業農村部舉辦首屆巴基斯坦芒果節。哈什米在活動致辭上表示,芒果不僅是巴基斯坦的“國果”,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在外交舞臺上扮演着獨特角色——作爲國禮饋贈國際政要。

哈什米稱,巴基斯坦芒果的品質非常獨特,具有兩個關鍵特徵:首先,它們生長在極高的溫度下,平均溫度約爲44-45攝氏度。其次,它們在印度河文明中已有數個世紀的栽培歷史,採用了特殊的種植技術。這兩個特點讓巴基斯坦芒果擁有極其獨特的口感和香氣。

“今天我們手中捧着的是巴基斯坦獻給世界最珍貴的禮物之一——芒果。它承載着印度河流域的溫暖、古老果園的低語,以及中巴兩國人民共享未來的期許。”哈什米說,在中巴建交74週年之際,巴基斯坦在北京再次發起“芒果外交”,就是希望讓大家見證“伊斯蘭堡與北京之間牢不可破的紐帶”。

巴基斯坦對華芒果出口是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重要的農業合作成果。據悉,通過中巴冷鏈物流合作,巴基斯坦芒果運輸時間縮短50%,損耗率顯著下降;通過向巴方提供保鮮技術與深加工設備,中國爲巴基斯坦芒果附加值提升(如果幹、果汁生產線)做出了貢獻; 此外,京東、拼多多等平臺開設“巴基斯坦芒果專區”,使得單日銷量峰值超10萬斤,中國消費者好評率達98%。

巴基斯坦參議院財政預算委員會主席薩利姆·曼德維瓦拉在活動上表示,“我們希望讓更多中國消費者品嚐高品質的巴基斯坦芒果,推動雙邊農產品合作。以芒果爲紐帶,促進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同時,我們歡迎中國企業在農業技術、冷鏈物流和深加工領域投資,在巴建立加工廠。”

中巴農業合作方興未艾

芒果在巴基斯坦享有“水果之王”之稱,是該國出口創匯的代表品類之一。得益於氣候與土壤優勢,其芒果品種包括Sindhri、Chaunsa等,香甜可口、風味濃郁,享譽國際市場。近年來,隨着國際貿易的發展,巴基斯坦的芒果也逐漸進入中國市場,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

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副會長張慶豐介紹,2023年巴基斯坦芒果對華出口量突破11.5萬噸,貿易額達8000萬美元,中國已成爲巴芒果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通過檢疫標準互認、產業鏈整合與品牌協同,未來三年內巴基斯坦對華出口量有望翻番。

巴基斯坦是全球第六大芒果生產國,擁有超過200個芒果品種,年產量約188萬噸,佔全球供應量的3.5%,但仍有巨大潛力。目前,由於受到物流限制等方面的影響,該國僅6%-7%產量用於出口(約10萬至16萬噸)。因此,哈什米表示,希望兩國企業可以在電子商務、智慧農業、冷鏈物流等領域拓展合作。

“當巴基斯坦芒果遇上中國電商,我們便能譜寫包容性增長的新篇章;當祖傳的農耕智慧與人工智能驅動的農業攜手,我們便能耕耘出可持續的黃金。”哈什米說,“我們的目標是在五年內將對華出口量翻倍至23萬噸,同時將出口價值至少翻倍至1.6億美元,達到過億美元的規模。”

哈什米對於兩國的農業技術合作寄予厚望。“中國在農業技術方面擁有豐富的專長,特別是在種子開發、病蟲防害以及減輕農藥的不利影響方面。先進的肥料技術、高效的灌溉方法以及將人工智能(AI)融入種植和收穫技術,可以提升芒果的生產和保鮮能力,確保芒果能夠更長時間保持新鮮。我們希望在這些領域與中國公司合作。”

除了芒果,他透露,近期,兩國農業合作捷報頻傳,不僅即將完成關於巴基斯坦乾果輸華的准入協議,還在加快推動巴基斯坦玉米對華出口的談判。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產國和消費國,2024年,中國玉米淨進口量高達1332.65萬噸,這對巴基斯坦玉米來說是一個極爲可觀的市場。

每週16個航班往返中巴

6月25日,南航新開廣州至伊斯蘭堡航線,這是南航在巴基斯坦的第五條航線,也是繼烏魯木齊-伊斯蘭堡、烏魯木齊-拉合爾、烏魯木齊-喀什-伊斯蘭堡、廣州-拉合爾之後的新航線。新開的廣州-伊斯蘭堡航線每週執飛三次,此前開通的廣州-拉合爾航線每週執飛四次。

哈什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南航增加通往巴基斯坦的航線是非常明智的決定,因爲兩國之間的客流量和貨運量都在不斷增加,足以支撐航司的運營。現在,在南航的運營之下,每週約有16個航班往返兩國,這不僅爲旅客提供了更多便捷的飛行選擇,也方便了果蔬等易腐產品的快速運輸,爲兩國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創造了條件。

今年3月底,哈什米率團訪問廣州時表示,廣州是一座歷史悠久又充滿活力的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讚賞。希望與廣州一道,進一步推動兩地貿易和投資往來,深化農業、信息技術、新能源、礦業和紡織業等領域合作,爲巴中關係向前發展注入新內涵。

他告訴記者,他十分看好同廣東省的經濟活力,希望進一步促進廣州、深圳等主要城市同巴基斯坦的商業合作。他說,首屆中巴B2B會議去年6月在深圳舉行。從去年6月到今年8月,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還舉辦了多場投資路演,其中,有兩場就在廣州和深圳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