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治水預算打水漂?下水道監測站7成失效 5縣市遭審計部點名
圖爲去年凱米颱風造成高雄市三民區嚴重淹水,建工路一帶停電,影響4468戶。(臺電提供)
西南氣流影響臺灣已經滿一週,中南部地區嚴重水患,土石流、淹水、路基掏空頻繁發生。就在日前,監察院審計部公佈「113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覈報告」,直指斥資20億建構的下水道監測系統效能不彰,有超過7成失效,更點名5縣市狀況特別嚴重。
報告內容指出,內政部爲加強都市計劃地區防洪保護能力,於111至115年度推動「都市總合治水建設計劃」,由國土署委託各縣市政府辦理「雨水下水道即時水情監測系統建置計劃」。該計劃預計至115年底完成設置1920處水位監測站及智慧警戒系統,總經費高達20億元。
圖爲去年凱米颱風,高雄典寶溪溢堤,多輛車泡在水中。(翻攝記者爆料網)
然而截至去年8月底,完成的1423處水位監測站的建置,卻有857監測站介接異常資料,僅241件回報地方政府系統登陸,其餘616件未回報或出現異常,比例高達71.88%,其中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及澎湖縣5個縣市的17處監測站在去年凱米颱風來襲期間未能回報正確資訊,部分監測站位於淹水災情嚴重的臺南市安南區與高雄市三民區。
對此國土署迴應,已將相關資料提供給各縣市政府確認修正,並要求各縣市政府重新檢視水位監測站位置的妥適性,若必要時也可更換適當點爲,確保都市水情監控能及時與正確反映積淹水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