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人潛伏小組 無間道真實上演
刑事局潛伏小組臥底在詐騙羣組,分析詐騙話術與人頭帳號的流向,循線破獲不少案件。(刑事局提供)
詐騙集團在詐欺羣組內廣佈「暗樁」誘騙被害人,警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上演無間道、派員埋伏進詐騙羣組內,透過蒐證及數位鑑識,摸清詐團成員身分與犯罪動態。但官警坦言,潛伏過程並沒有想像中輕鬆,必須耗時數月抽絲剝繭,分析大量資料後,才能展開偵辦動手逮人。
刑事局長周幼偉去年率先提出可潛伏進詐騙通訊羣組的作法,並藉此發動數波掃蕩車手行動,獲得不錯的成果。刑事資訊科今年初再進化,網羅局內各內外勤單位共20人組成「潛伏專案小組」,分工執行蒐證與分析,但因不是專責正式編組,成員仍須做好原本手中的業務及案件。
潛伏小組分爲先在臉書等社羣網站搜尋假投資廣告的「搜尋組」,成員主動聯繫對方後,囂張的詐團也絲毫不擔心是警方的「臥底」,頂多撥打電話確認帳號有人使用。
「潛伏組」成員再加入廣告中所提供的老師或助理羣組,觀察羣組內的成員及各種詐騙話術,發現詐團會利用合法投顧公司分析的資料,在羣組內報「明牌」誘騙被害人上鉤,警方再匯出LINE形成資料庫。
接着「調閱組」負責調閱羣組內的LINE詐騙帳號、註冊門號等資料,確認門號使用人身分,經逐一分析比對後,發現有人利用頻繁換號碼或公司名義操作大批LINE帳號,並在不同羣組內散發相同詐騙訊息。警方把高達數萬筆資料全部匯入資料庫,官警表示,這項工作需要很有耐心,形容成員整天緊盯着電腦螢幕「眼都花了」。
刑事局已掌握4000個詐騙帳號及4.5萬筆高風險門號,「防制及偵查組」已將這些人頭門號通報給電信及網路業者進行風險管控,並即將在近期規畫專案行動,全力掃蕩害人不淺的假投資詐騙羣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