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臺股皆多頭、跌破年線就是買點!張錫:臺積電(2330)擁轉嫁能力免太擔心

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受訪強調,AI需求帶動臺灣產業鏈爆發,臺積電轉嫁能力強、業績領先全球,下半年臺股多頭行情仍可期,建議投資人以ETF多元佈局、掌握基本面趨勢。中央社

《鈔錢部署》節目邀請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針對臺股後市、AI產業趨勢、臺積電競爭力與ETF配置進行深度解析。張錫強調,臺灣基本面穩健,AI產業帶動新一輪長多格局,2030年前看多臺股,且下半年表現更值得期待。

2030年以前多頭格局確立 AI產業是最大關鍵

張錫明確表示,「臺股在2030年之前都是多頭格局」,核心原因在於臺灣在AI產業的領先地位與產業鏈實力。他認爲,未來幾年全球AI產業將高速成長,臺灣從先進製程到各種供應鏈角色都高度受惠,需求強勁,訂單幾乎滿載。

主持人盧燕俐也特別點出「您之前有說過臺股在2030年之前都是呈現一個多頭的格局」,並請張錫直接說明看多理由。

臺灣經濟基本面穩健 IMF唯一上修國家

張錫指出,臺灣是IMF今年唯一上修GDP預測的國家,從2.7%調升到2.9%,主計處預估全年GDP也可望超過3%。5月出口成長18.5%、資通訊產品成長29%,整體新接訂單持續強勁,資金環境充裕,顯示經濟體質非常健康。

臺積電強勢轉嫁、獲利動能領先全球

張錫提到,臺積電具備強大競爭力與轉嫁成本能力。即使面臨關稅與匯率波動,臺積電可將成本順利反映在產品售價,加上高階製程無可取代,長線訂單穩定,全年EPS有望站穩60元、未來更有百元實力。

他強調,臺積電獲利增長帶動大盤整體成長,「臺積電今年第一季獲利成長60%,全年成長幅度估計33%」。同時,上半年非臺積電公司盈餘也接近19%,臺股整體成長動能強勁。

AI供應鏈剛需爆發 下半年重頭戲在第三、四季

AI產業進入新一波工業革命,臺灣從雲端到終端供應鏈完整,需求比手機時代還要大。張錫指出,第三季開始GB2等AI晶片大舉出貨,第四季還有Apple、PC等旺季效應,供應鏈業績有望遞延爆發,全年高點有望落在第四季。

他並強調,外界關心的「提前拉貨」現象實際並不明顯,反而是AI訂單延後出貨,第四季成績可能更亮眼。

ETF資產配置建議 多元分散、迴歸基本面

張錫建議,投資人擔心個股波動,可透過ETF佈局分散風險,特別看好AI與半導體相關ETF爲長線核心。強調基本面爲王,拉回即是中長線佈局機會。

張錫以數據與產業邏輯直球迴應臺股空頭雜音,明確喊出「2030年以前多頭格局未變」,強調AI與半導體產業新訂單帶動長線成長。臺積電穩健轉嫁、獲利超預期,下半年供應鏈業績高峰可期。面對短線雜音,分散配置、抓緊基本面纔是致勝關鍵。

◎本文內容已獲 鈔錢部署–華視優選 授權改寫,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