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8還早 別急着推盧上火線

盧秀燕選擇深耕臺中,有決戰中臺灣的意圖,不必急着推盧上火線。(本報資料照片)

基於過去敗選經驗,國民黨內許多人深信總統候選人應接手黨主席,提早佈局選戰,最可能參選2028的臺中市長盧秀燕自然成爲焦點;然而,既然盧已表態不選,黨內若繼續喊燒,不僅一般選民看了困惑,臺中市民也可能因此懷疑盧專注市政的決心,反倒遭對手攻擊;2028還早,千萬別急着推盧上火線。

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參選爆炸,目前已9人表態參選,但這次選舉卻是歷來「最詭異」,一方面是黨內期盼的人選表態不選,已表態者分量遭質疑不夠,另一方面則是大部分參選人的政見竟是彼此競爭「誰能幫盧秀燕選上總統」。

國民黨可能輸怕了,2016朱立倫「換柱」徵召自己上陣,迎來慘敗;2020改以初選方式提名韓國瑜,結果又敗;2024認爲初選裂痕難平,又改回徵召,仍然選輸。黨內因此歸納出2028不僅要徵召,且要愈早愈好,最好現在就確定2028人選,甚至建議黨主席與競選團隊一致。

然而,國民黨內熱鬧滾滾,一般民衆其實很無感,民調顯示6成民衆支持盧秀燕不應兼任黨主席,也不認同總統候選人必然兼任主席,此時若強逼盧秀燕一定要接棒主席之位,反而是將她推上火線,增加盧在2028參選總統前被消耗的風險。

國民黨文化向來仰仗「救世主」,期望用「人」來解決問題,卻總是忽略「黨」的問題才應該優先處理,因此每次一旦敗選,又消耗一個人才。

盧秀燕若有意參選2028總統,相信目前她的所有決策都是長遠佈局,這是她個人要去努力並承擔的課題;而新任主席的工作,不該是爲她一人做決策,而是持續讓國民黨路線貼齊民意,站在多數民意這方,如此一來,2028無論由誰出戰,大勢所歸自然會勝選、迎來久違的政黨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