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攻臺論又起?美國前太平洋總司令:假議題

美國前太平洋總司令、海軍退役上將布萊爾。記者程嘉文/攝影

「中共可能於2027攻臺」的說法,前幾年漸趨沉寂,今年起又在部分美國軍方高層的發言中被提出。對此,上週來臺參加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2025臺海防衛兵推」的美國前太平洋總司令部、退役上將布萊爾認爲,如此說法更像是宣傳口號,因爲正好是解放軍建軍百年。

布萊爾說,建議大家可以去讀五角大廈每年發佈的中共軍力評估,其中提到2027雖是建軍百年,但此時間點與其說是計劃,不如說更像宣傳口號。五角大廈提到,解放軍正逐步擴展軍力,目標是成爲世界一流軍隊,2027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布萊爾說,他觀察解放軍的發展,其現代化是全面性的,不只是針對攻打臺灣。他們投入大量資源在覈嚇阻能力、太空系統、航艦戰鬥羣,還有遠程後勤支援等領域,這些裝備都非專爲犯臺而打造的。

布萊爾強調,如果解放軍真有一個針對臺灣作戰能力的具體時間點,其發展模式應該會非常不同,但實際上觀察到情況並非如此。因此他認爲,臺灣和美國確實需要關注解放軍的發展,但並不認爲2027年會是決定性時刻。

他也表示,如果到了2027年,臺灣已經採取了必要的強化防衛能力措施,例如部署可支援近岸與近海作戰的自主無人載具,美方也持續推進高超音速武器與其他前沿科技的研發,那麼到了2027年的臺海整體軍事態勢,美國與臺灣仍能維持有利的平衡。

對於中共近卅年的軍事發展,布萊爾強調,自己絕對不會低估解放軍的實力進步,北京在海軍、空軍、火箭軍方面的投資極大。但人員素質的進步速度,能否趕上硬體的進步?他認爲答案還是「不」,因爲即使努力訓練、演習,還是無法代替真實的戰場經驗。他也強調,不能只光把美中臺各方的整體裝備人員數量放上來列表,就以爲是實力高下之分,更應針對要執行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