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全球智慧醫院排名出爐…臺中榮總第85名居臺灣之首 成績單亮眼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近期公佈「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臺灣入榜百名內醫院與前次評比相同,僅臺中榮總醫院一家,排名爲第85名。圖/取自Newsweek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近期公佈「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臺灣入榜百名內醫院與前次評比相同,臺中榮總再次成爲全臺唯一進入百大的醫院,排名第85名。而在前350名醫院中,我國進榜13家,較去年8家也有所增加。臺中榮總名譽院長陳適安說,這是團隊多年來持續努力的結果,數位轉型是未來醫療勢必發展的方向,臺灣科技力強大,但還有更長遠、更艱辛的路要走。

我國進入前350名醫院共13家,臺中榮總醫院第85名,高雄榮總醫院第116名,林口長庚醫院第120名,成大醫院第140名,高雄長庚醫院第189名,中醫大附醫第228名,高醫大附醫第262名,臺北榮總醫院第272名,臺大醫院第299名,三軍總醫院內湖總院第308名,北醫大附醫第328名,雙和醫院第333名,萬芳醫院第339名。

臺中榮總再次成爲全臺唯一進入百大的醫院,陳適安說,這要感謝許多人的協助,包括陽明交大團隊、中研院與中榮周邊的大學團隊,還有國科會、衛福部、數位部等公部門的輔導。

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近年各家醫院積極引進人工智慧、遠距醫療、電子病歷、機器人與病人安全科技等多元應用,我國13家醫院入列全球前350名已是重要突破,表示國內醫院資訊化、智慧化建設有所進步,政府推動的健康臺灣深耕計劃,其中一項範疇即是「導入智慧科技醫療」,這有助於提升國內醫院智慧化競爭力。

但與全球領先醫院相比,我國醫院排名仍有不小差距,洪子仁說,此凸顯智慧醫院發展成熟度仍須強化,資源投入也因健保總額預算限制,智慧化經費規模有限,而面對與國際醫院的排名差距「仍需加速前行。」

洪子仁說,我國智慧醫療排名受限,與國內醫院資源配置問題,以及與國際醫院在智慧醫療投資規模上的落差有關,國際頂尖醫院如美國、新加坡等,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發展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大數據及虛擬醫療等高成本技術,臺灣雖是資通訊大國,但醫療院所受限健保總額,及院內預算分配等原因,推動智慧化經費與規模受限。

另,國內智慧醫療標準化與效能驗證不足,也爲排名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洪子仁表示,國際各項智慧醫療評比,重視實際成效,參考指標包括患者報告結果(PROMs)、同儕推薦及國際評鑑等,若醫院未能充分量化、呈現智慧醫療臨牀成效,發表學術論文,或將智慧醫療專利技術技轉民間廠商,在評分上恐會難以提升;也有不少醫院雖具備實力,但缺乏在國際會議展示成效,導致印象分數偏低。

2026全球智慧醫院-全臺醫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