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白營盼議員4+2 藍稱再評估
藍白積極合作反罷免,最終讓臺北市5位藍委全數過關。圖爲藍委王鴻薇受訪時一度哽咽。(杜宜諳攝)
大罷免投票被視爲2026年地方選舉期中考,藍白積極合作反罷免,從民衆黨主席黃國昌發起「掃除綠衛兵」活動,北市民衆黨議員也不時陪同藍委掃街拜票,最終讓臺北市5位藍委全數過關。民衆黨人士透露,盼明年選舉議員席次增加2席,擴及北市全部選區,但藍營內部競爭激烈恐怕不會禮讓;藍營人士認爲要視民調再評估合作可能。
藍白合作反制罷免成功,外界認爲明年地方選舉勢必要「藍白合」,國民黨北市議員林杏兒表示,預計黨中央會做民調評估藍白合作,若是藍白介於伯仲之間,可能會視選區原先的席次情況與後續民調走向,再考慮藍白提名席次,主要目標會是以藍白拿下多席次爲考量。
國民黨北市議員張斯綱說,多席次選舉藍白合不容易,但相信彼此有默契,不會有太超過額度的提名,也怕擠壓到自己人,會以過去選舉資料及得票紀錄作爲票源和支持度依據,但未來單一席次選舉,雙方會避免「三腳督」情況發生。
民衆黨北市議員林珍羽指出,民衆黨目前正逐步擴大黨的能量,明年北市議員席次目標達到至少「4+2」,除現有4席,擴大至北市6個選區都有議員,但藍白合拚議員可能還得各自努力,因爲北市基本盤偏藍,不太可能禮讓給民衆黨,不過,市長人選或2028區域立委選舉經過黨內機制確認後或許有合作空間。
地方人士也說,在席次分配上,藍白中央與地方會溝通,但雙方都毫無懸念想共同拿下多數席次,明年選舉也是總統大選前哨站,歷經大罷免藍白合後,未來選舉時空背景雖會轉換,但理論上選民不會再有雜音,藍白只要分裂就是必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