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將於11月6-9日在昆明召開
中國日報5月12日電 記者從5月11日在昆明舉辦的2025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CCHIO)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作爲我國腫瘤醫學領域年度旗艦盛會,2025 CCHIO大會將於11月6—9日在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與海埂會堂盛大舉行,以“線下主會場+線上雲平臺”融合模式,構建覆蓋全球的立體化、無界化學術交流網絡。
會上,2025CCHIO大會十大亮點、會徽及吉祥物“吉吉”重磅發佈,“循象問道 和合共生”2025CACA全域科普行動同步啓動,標誌着我國腫瘤防治領域年度學術盛宴進入倒計時。
本次會議由中國抗癌協會、CACA指南進校園委員會主辦,昆明醫科大學、雲南省腫瘤醫院、雲南省抗癌協會共同承辦,以高規格平臺凝聚產學研醫力量,爲11月即將召開的大會預熱造勢。
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副理事長範先羣院士、樸浩哲教授,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周洪梅,昆明醫科大學校長夏雪山,中國抗癌協會秘書長趙勇,雲南省抗癌協會理事長譚晶,雲南省腫瘤醫院院長張國君等相關領導蒞臨會議,現場2000餘人參會。會議由昆明醫科大學副校長奚春睿與昆明電視臺主持人唐蜜主持。
大會執行主席、雲南省腫瘤醫院院長張國君在新聞發佈會上,從會議規模、國際化交流、會議內容、交流形式、媒體互動、雲端互聯等相關維度,介紹了2025 CCHIO的籌備進展與核心亮點。
大會主席、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用“大高大”來概括11月即將召開的2025CCHIO。“大”會議規模大、“高”會議水平高、“大”會議影響力大。
爲什麼開大會?樊代明院士指出,中國有全球1/4的腫瘤病例,但治療水平仍待提升,CCHIO大會的核心使命就是統一思想,用CACA指南規範診療,挽救更多生命。
怎樣開好大會?樊代明院士提出“合縱連橫”戰略,召開全國7大區域整合腫瘤學會議:縱向打通單一腫瘤“防篩診治康”全鏈條,形成專科協作閉環;橫向整合影像診斷、手術方案等多學科資源,構建不同瘤種診療“聯合艦隊”。此外,爲了將“我們的精彩推出去,國際的精華引進來”,今年,CACA還倡導“登天立地,互贏望遠”,一方面,展示中國學者在頂刊發表論文,樹立學術標杆;另一方面落地從MDT到“MDT TO HIM”,再到倡導“CACA指南指導下的規範診治”的MDT 3.0多學科診療模式,按月分癌種推進規範化實踐。
爲何選址雲南?“因爲雲南具有召開CCHIO的天時地利人和。雲南承載着生命科學的‘兩D密碼’——多樣性(Diversity)與多變性(Dynamism)。”樊代明理事長表示,這片生物多樣性熱土具有連接東南亞的區位優勢,也將助力CACA指南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深化落地。“這裡是大象的故鄉,而大象幾乎不患癌症——這一現象背後,或許隱藏着生命對抗腫瘤的終極密碼。”
大會執行主席,昆明醫科大學校長夏雪山表示,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自創辦以來,不斷匯聚各方智慧,推動腫瘤防治技術的創新,爲提高全球腫瘤防治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此次大會落地雲南,將爲雲南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腫瘤防治事業帶來新的機遇。作爲大會承辦方,學校將精心做好服務保障,確保大會的順利進行。此外,我們也期望通過此次活動,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合作,吸收借鑑先進的經驗與實踐,提升昆明醫科大學在腫瘤防治領域的教學、科研與臨牀實踐能力。
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周洪梅表示,當前癌症仍是威脅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腫瘤防治工作,明確提出“堅持預防爲主、中西醫並重、防治結合”的戰略方針。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以“腫瘤防治,贏在整合”爲主題,正是對這一方針的深刻踐行。
周洪梅表示,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既是爲11月的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吹響前奏,更是向全社會發出“整合創新、協同攻堅”的號召。期待全國專家學者以CCHIO大會爲紐帶,爲雲南腫瘤防治事業傳經送寶、獻計出力;廣大青年醫學生以CACA指南爲橋樑,勇擔使命,成長爲新時代醫學創新的生力軍;社會各界繼續關注腫瘤防治事業,共同營造“防癌抗癌人人蔘與”的良好氛圍。
2025CCHIO大會會徽以雲南特色文化與醫學理念爲核心,將孔雀元素與會議主題深度融合。孔雀作爲雲南文化符號,既象徵權威、重生與創造力,在中醫文化中更以“陽鳥”之姿、翎毛對應“五行相生”,演繹整合醫學內涵。
2025CCHIO大會吉祥物以雲南亞洲象爲原型,將自然生命意象與人文醫學理念巧妙融合。生物學層面,大象長壽特質象徵生命科學探索;文化寓意上,其沉穩步伐呼應腫瘤防治事業穩健前行。
會議期間,啓動“循象問道 和合共生”2025CACA全域科普行動。同時,由樊代明院士作序,張國君教授擔任主編的《與腫瘤面對面》科普圖書發佈。圖書由雲南省腫瘤醫院專家團隊歷時1年精心編撰,由中國人口與健康出版社權威出版。
全書以“48個真實生命故事+醫學專家深度解析”雙軌架構,系統呈現癌症“防、篩、診、治、康”全週期管理路徑,既記錄患者從初診到康復的真實心路,更通過權威解讀提供科學防治方案,爲大衆驅散認知迷霧,注入生命力量。
來源: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