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光熱發電應成新型電力系統“壓艙石”

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千龍網)

8月13日至15日,2025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在西安舉行。參會代表圍繞光熱發電智能化、規模化發展路徑、成本優化、技術突破等議題展開研討,爲推動光熱發電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規模化應用凝聚共識、建言獻策。

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建中在視頻致辭中指出,太陽能熱發電是新型電力系統的支撐技術,其戰略價值已獲行業共識。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所長李耀華強調,光熱發電是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幹部劉鎮洋表示,光熱發電憑藉長時儲能、靈活調節能力,既是保障風光規模化發展的“壓艙石”,也是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有效手段。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副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白博峰說,太陽能熱發電作爲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能源革命中發揮關鍵作用。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董事長尉軍耀說,作爲國內最早開展光熱發電業務的企業之一,中國電建西北院已完成可研總裝機容量超460萬千瓦,設計和總承包業績位居行業前列。

大會主席、太陽能光熱聯盟理事長王志峰研究員表示,光熱發電是能源革命的戰略支點,全行業聯動,突破核心技術,推動光熱發電在“十五五”期間實現0.4元/千瓦時的電價。

在主旨報告環節,與會專家聚焦行業發展“智能化與規模化”主題進行分享。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太陽能光熱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何雅玲提出,“數字孿生+AI優化”技術可使光熱電站運維效率提升,發展大容量、高參數、智能化的光熱發電技術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重要策略,“光熱發電不僅收集陽光,更在儲存未來”。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王偉勝從新型電力系統角度指出,光熱發電的調峰能力可使風電、光伏棄電率降低,是系統穩定運行的“穩定器”。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首席專家謝宏文、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院總工程師周治、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金建祥分別以《我國光熱發電的發展現狀、形勢以及相關建議》《以科技創新推動光熱發電高質量發展》《深度解密:光熱發電成本下降的關鍵因素剖析》爲題進行報告。他們呼籲構建“技術-標準-市場”生態,推動光熱發電在“十五五”期間實現平價上網。

在對話環節,嘉賓們圍繞“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背景下,‘十五五’期間光熱發電發展路徑”進行探討。光熱發電如何突破成本壁壘,實現效益躍升?與會嘉賓以“光熱發電降本增效的措施”爲題,從光熱發電項目的成本構成、變化趨勢、綜合施策、協同發力等角度進行案例分析、經驗分享等。

據悉,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秉承“以科技創新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產業化發展”主題,至今已召開19屆。本屆大會由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主辦,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可勝技術聯合主辦。大會發布85個報告,聚焦科研項目進展、太陽能集熱技術、儲換熱技術等,集中呈現多項技術突破與實踐成果;舉辦2堂光熱大師課、“聯盟鐵嘴杯”辯論賽,可勝技術、龍騰光熱兩場新品發佈會;同期,43家單位通過技術展覽全面呈現行業從關鍵部件到系統集成,涉及全產業鏈各環節,顯示我國光熱發電已形成“技術迭代-成本下降-規模化應用”的正向循環,爲規模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記者 李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