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遠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臺大、成大、陽明交大、清大、中醫大入列

圖爲臺大校園。 蘇義傑攝

【文/遠見編輯部】

2025年《遠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於今日(6月26日)揭曉!最受矚目的綜合績效總榜中,10大學校依序分別爲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同列第6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同列第6名)、臺北醫學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同列第9名)、長庚大學(同列第9名)。

【綜合績效】

● 總榜前5強:臺大、成大、陽明交大、清大、中醫大

● 私校前5強:中醫大、北醫、長庚、明志科、高醫

● 人文社科前3強:臺師、政大、淡江

● 科大前5強:臺科、北科、明志科、雲科、高科

【大學五長互評】

● 臺大獲6項冠軍,政大獲3項冠軍

● 中興、成大、高餐、臺師、臺藝各佔單項領域第一

綜合績效「私立大學榜」,由中醫大、北醫、長庚大分居前3名,而第4名的明志科技大學爲私立技專校院冠軍,第5名則是高雄醫學大學。綜合績效「技專校院榜」,前5名分別爲臺科大、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明志科大、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和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而依學門分榜的「人文社科榜」,由臺師大、國立政治大學、淡江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和輔仁大學拿下前5強;其中,淡江是該榜私校龍頭,位居第14名的南臺科技大學,在本榜是技專校院龍頭。「醫學榜」前5名則爲中醫大、北醫、長庚大、高醫大、慈濟大學。此外,「綜合學門榜」則由臺大、成大、陽明交大、清大和中山拿下5強。

《遠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10週年,打造特色榜單

《遠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向來被各界視爲臺灣最完整精細的大學評比,今年已邁入第10屆。所謂「十年磨一劍」,《遠見》每年見證高教圈的衝擊與轉型、檢驗各大學的績效與挑戰,更在許多學校面臨陣痛與樓塌之際,陪伴着挺過風雨。

《遠見》在高教蛻變的黃金十年期間,非但沒缺席,還同步轉型。爲了表彰多元價值、提高鑑別度,從2016年首屆22項指標,至2025年第10屆一一檢視53項指標(內含69項細指標),來計算各校綜合績效,再依學校屬性進行分組、排序,列出各大分榜。

《遠見》觀察本屆榜單,從中解讀出五大趨勢。

趨勢一:資源重整效益高

首先,從層面最廣、最具代表性的綜合績效總榜來看,今年全臺大學前10強中,與去年相比,臺師大進步3名,同時成爲人文社科大學榜首;臺科大進步1名,並奪得技專校院冠軍。由於這兩所學校與臺大組合「國立臺灣大學系統」,臺大提供綜合資源、臺師大貢獻師培能量、臺科大則補足產學實務經驗,強強聯手的威力驚人。

陽明交大、清大,各自與他校合併後,從原本偏重醫學、理工的學校,蛻變爲學術版圖完整的全方位綜合大學,競爭力如虎添翼。

趨勢二:社會責任有回報

值得一提的是,位居總榜第2名、南部第1名的成大,多年來穩坐榜眼,緊逼臺大。近幾年積極發展USR,在2025年《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一舉抱回8座獎項,成爲高教圈USR標竿學校。

進入綜合績效總榜前20強學校中,北科大、國立中興大學、雲科大、高醫大、逢甲大學、東海大學,也是獲得教育部USR計劃的常勝軍,貢獻社會、產業之際,反饋到學校自身的競爭能量。

第12名的北科大,同時是技專校院第2名,且受惠於USR,在六大構面中「產學績效」拿下技專校院第1名。第14名的中興有成立「學士後醫學系」的加持,且隨着USR風行,以農林漁牧的特長獲得發揮場域,在「大學五長互評」被各校推薦爲該領域龍頭名校。

第15名的雲科大從設計起家,近年致力發展AI、大數據運用,輔佐雲林在地農業,利他又利己,長年霸榜中部技專校院龍頭。第16名的高醫大是老牌的醫學大學,晚近又以偏鄉醫療闖出名號,使其南部私校第一的頭銜屹立不搖。

逢甲、東海同爲私立大學榜的10大名校,也是USR標竿私校。人文社科榜的探花爲淡江大學,亦是該榜私校之首,這幾年將USR實踐場域擴展至國外,拿下六大構面「國際化程度」私校第1名。

在大學五長互評中,屏東科技大學被同業舉薦爲農林漁牧領域最具口碑的技專校院,對生物多樣性和綠碳、黃碳的研究相當深入,成爲該校最不可取代的無形資產。

趨勢三:企業加持顯績效

企業辦校由來以久,翻開今年私立大學榜,臺塑集團的長庚大、明志科大及長庚科技大學分居第3、4、13名,辦學績效可做範本。

其中,長庚大是中高經費大學第一名,也是六大構面中「財務體質」私校第4名。明志科大爲近年來成長最顯著的私校和科大,今年不但闖進綜合績效總榜第12名,還是私立科大、小型大學龍頭。長庚科大則是中經費大學第1名。

遠東集團旗下的元智大學和亞東科技大學,分別穩居私立大學的第9名和第29名。南部的義守大學和南臺科技大學,分居私校榜第21、22名。而南臺科大在技專校院榜躍升4名,躋身科大前10名。

趨勢四:產業利多躍南校

大學競爭力往往與產業發展息息相關。近來,南部半導體S廊帶成形,便推升鄰近學校的競爭力。以中山爲例,今年爲總榜第6名,距離頂大之列僅一步之遙,同時爲中大型大學第一名。高科大6個校區貼近S廊帶,可謂「大南方矽谷計劃」利多第一排,今年名列總榜20強,較去年進步2名。

趨勢五:專業辦學最出挑

聚焦在本科專業的學校異軍突起,如餐旅起家的高雄餐旅大學,今年在公立大學榜中進步8名,成爲第25名,且名列技專校院榜第11名,以及微經費學校第1名,還被大學同業評爲服務領域的龍頭。

中醫大體系的中國醫學大學和亞洲大學,近年來,積極着墨於醫學學術研究及國際排名,中醫大不僅爲總榜第5名,私校和醫學大學第1名,也是六大構面「財務體質」第1名。成軍24年的亞大則在總榜第18名,不僅較去年進步4名,還一舉超越許多老牌私立大學。

至於「大學五長互評」,今年許多特色學校以辦學口碑,獲各大學一級主管共同推薦。以政大來說,今年拿下文史哲、大衆傳播、社會及行爲科學三大領域最值得推薦的學校;世新大學爲大衆傳播領域亞軍,也是該榜私校第1。

在語文領域,除了臺大和臺師大外,名列第4的文藻外語大學最被各大學一級主管推崇,亦是該榜私校第1。在法律領域,東吳大學廣被大學一級主管推薦,名列第3、私校第1的地位。

此外,如輔大爲服務領域私校第1、北醫爲醫藥衛福私校龍頭、臺灣藝術大學爲藝術領域龍頭,都可看出各校對招牌科系的着墨和努力,功不唐捐。

【《遠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各項分榜

依學門分類

依地區分類

依學生規模分類

依總經費規模分類

【《遠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六大構面

【《遠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大學互評

【《遠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調查評比說明

分爲六大構面,共涵蓋53項指標、69項細指標

調查說明:

1.調查統籌單位: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2.調查指標:本調查以六大面向進行大學評比,共涵蓋53項指標(69項細指標),分別爲:

.社會聲望(20%),共13項(13項細指標)

.學術成就(20%),共7項(11項細指標)

.教學能量(17%),共10項(17項細指標)

.國際化程度(15%),共9項(10項細指標)

.產學績效(17%),共8項(9項細指標)

.財務體質(11%),共6項(9項細指標)

3.調查方法:

.依照教育部「113學年度大專校院一覽表」,排除專科學校、空中大學、宗教研修學院,共以126所學校作爲分析對象。

.將每一指標之各校原始數據以T分配進行標準化,再依各指標之權重計算後加總,並進行排名。

.排除「新生註冊率未達60%」的學校,最終共121所學校列入排行榜。

4.大學聲望調查_調查說明:

.執行單位: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調查方式:邀請臺灣各大專院校自填網路問卷

.調查對象:126所大專院校正、副校長及行政單位一級主管

.樣本規模:完訪412份,共計110所學校回捲(回捲學校比率87.3%)

.調查時間:2025年4月8日至2025年5月14日

.分類說明:參考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科標準分類,後續再依照學科特性進行領域分類,最終分爲14大領域進行調查,分別爲「教育」、「藝術」、「人文」、「語文」、「社會及行爲科學」、「大衆傳播」、「商管」、「法律」、「自然數學統計」、「資通訊」、「工程營造」、「農林漁牧」、「醫藥衛福」、「服務」。

5.資料來源,共有3大項:

.公開網站: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網站、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簡稱 TCI─HSS,資料擷取時間至2025/4/21)、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國科會等。

.論文資料:以Scopus引文索引資料庫及SciVal研究分析指標爲數據來源,資料涵蓋範圍爲出版論文2019~2024年,資料擷取時間至2025/04/28。

.專利資料:LexisNexis PatentSi ght® 全球專利評價系統、LexisNexis TotalPatent On e® 全球專利檢索資料庫、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所提供。

6.資料涵蓋期間:2025的調查數據以2024年統計數字爲主,部分項目爲求考量指標遞延發酵效果,納入五年數據評估(2020~2024)。

詳細內容請見遠見雜誌2025年7月號:2025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揭曉!企業伸援手,讓瀕危學校浴火重生

延伸閱讀:

大學護理系招生擴充導致「網內互打」?統測護理考生跌破2千人

臺灣高等教育掉入「貧窮」陷阱!擁最多總經費的臺大慘輸蘭州、海南大學

國中畢業升學新選擇!「新五專3+2」將上路,和原制度有何不同?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養大你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