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縣市總體競爭力》臺北市連霸榜首,臺中大黑馬、南投躍居潛力星
2025《遠見》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出爐,全臺冠軍由臺北市連霸,榮獲「競爭力首善之城」殊榮。取自臺北市政府官網
文/林仕祥
地方治理如同一場馬拉松,需要長期耐力與穩健腳步。2025《遠見》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公佈,臺北市、臺東縣分別蟬聯六都組和一般縣市組冠軍;臺中市、新竹市以顯著的進步幅度,拿下六都和一般縣市組的最佳進步獎;高雄市高居總榜全臺第二,南投縣的總成績也在四年內成長七個名次。由於明年是地方首長的改選年,這份成績將成爲各縣市的關鍵模擬考。
自 31 年前,《遠見雜誌》率衆媒體之先推出「縣市評比」,至今已成爲臺灣最具指標性的城市體檢報告。其中,6月份公佈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以民調反映民意,而每年10月份揭曉的「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則以客觀統計數據指標檢視治理成效。
距離2026年地方大選倒數一年,本島19個縣市中,就有12位地方首長因任滿兩屆必須交棒。這也意味着今年的評比,對部分首長而言,是任期內的「收官之作」,同時也是爭取連任的首長們,在正式進入選戰前所交出的成績單。
臺北連霸進化、臺東蟬聯冠軍
今年總榜全臺冠軍由臺北市連霸,在市長蔣萬安的帶領下,臺北市不但總成績第一,「教育與文化」的全國排名也獨佔鰲頭;「社會永續」「治安」「公安與消防」「醫療衛生」奪下六都第一。公安與消防這一分項,這四年臺北進步最多,表現亮眼,榮獲今年「競爭力首善之城」的殊榮。
尤其「生生喝鮮奶計劃」,更是蔣萬安最引以爲豪的政策,他強調,「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希望透過生生喝鮮乳爲孩子們的健康打下基礎!」因此,臺北市自籌1.84億元經費、每學期提供學童18~20次的營養補充,展現對學童健康發展的高度重視。
臺東縣穩坐一般縣市的總榜龍頭寶座,並於「治理永續」「公安與消防」「地方財政」這三個分榜奪下金牌,實力驚人,爲今年的「競爭力典範之城」。
臺東縣長饒慶鈴指出,爲克服臺東地勢狹長、幅員廣闊、送醫平均時間全臺最長的困境,這些年來她積極強化高級救護隊,打造5G智慧行動急診室,成功讓OHCA急救成功率提升到35.2%,保障縣民生命安全不遺餘力。
在一般縣市組,新竹市表現同樣亮眼,勇奪「榜眼」,全臺排名第六,較去年飆升4名,並在「醫療衛生」「社會永續」兩項分榜上拿下全臺榜首,登上今年「醫療典範之城」寶座。
爲提升長者照護服務,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推動長照專車接送服務,近期已將接送服務範圍擴至竹南、新增線上申請便民措施,並積極建設日照中心,強化長照服務量能。在這些政策的助攻下,讓新竹市今年脫穎而出。
臺中大黑馬、南投躍居潛力星
總榜的「探花」,則是位於中部的臺中市,其在「地方財政」「治理永續」的表現爲六都第一,且在多個面向上均有顯著進步,展現「永續典範之城」的實力。例如,「地方財政」較四年前進步11名、「環保與環境品質」較去年進步11名、「環境永續」較去年進步6名、「治理永續」較去年進步3名,在「經濟與就業」上也拿下六都第二,是今年的大黑馬。
高度重視經濟發展的臺中市長盧秀燕指出,「投資臺灣三大方案」,選擇落地投資臺中的企業高達345家,爲六都之冠;另外,臺中在公司登記、商業登記等五項指標均拿下第一,足見臺中的產業活力與成長動能豐沛,持續打造宜居宜業的幸福城市。「臺中的發展才正要開始!」盧秀燕自信地指出。
在臺灣,地方治理是一門高度專業的藝術,地方首長必須在有限的財政收入下,同時兼顧教育、社福、建設等民生需求,還要面對城鄉差距與龐大的政治壓力,許多政策更無法立竿見影,需要長期累積與耐心經營。
因此,《遠見》競爭力評比,不只是數據上的比較,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各縣市在艱困環境中,蹲馬步的毅力與決心,也提醒我們,治理的價值,不僅在於當下的分數,更在於爲下一代累積的紅利。
文章未完
詳細內容請見遠見雜誌2025年8月號:2025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臺北、臺東再霸榜,臺中拿下最佳進步獎
原文出處:2025縣市總體競爭力》臺北市連霸榜首,臺東縣蟬聯一般縣市冠軍
延伸閱讀:
成大贏得《遠見》USR八項大獎!在地創課成國際典範
明年報稅史上最少!賴清德:月收入約5萬者免繳所得稅、40%人不用繳
從海上漂到天上飛!風電迸出新玩法,浮式、巨型風箏現蹤臺灣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