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灣國際智慧能源週 長庚大學與明志科大攜手展出研發亮點
長庚大學與明志科技大學今(2025)年首度聯合參展,於10月29日至31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M區0402攤位),參加「臺灣國際智慧能源周(Energy Taiwan)」,展出精選五項具代表性的創新研發成果,涵蓋綠能應用、智慧系統與永續技術等領域。兩校期望深化與全球產學界的交流互動,拓展技術合作與國際鏈結契機,展現臺灣高教科研能量與跨校協作的創新動能。
長庚大學與明志科技大學聯合參展,並於現場合影。 長庚大學/提供
長庚大學永續發展與能源科技中心推出3件參展,陳敬勳教授研發的「自產氫氣與二氧化碳化學轉換爲甲烷之燃料系統」於此次展會首度亮相雛形品;該技術可在300–400°C常壓條件下,將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爲甲烷且轉化率達100%,具備低能耗與高效率優勢。此係統以工業矽鋁廢棄物現場產氫,直接供應甲烷化反應,有效降低氫氣儲運風險與成本。
鄭光煒教授研發的「光能助效式金屬二氧化碳/空氣混合型儲能系統」,首創結合光觸媒與電觸媒技術,爲國內首例。相較於傳統鋅二氧化碳電池,該系統在充放電電流密度上提升逾2倍,並可在光照條件下顯著提高放電電壓、降低充電電壓效率提升達100%。此技術特別適用於高碳排工業場域,除減碳與降低燃料成本外,亦展現儲能、碳回收與能源再生的整合潛力。
吳明忠教授團隊展出「太陽能驅動塑膠光重整:由廢棄物到氫能源的循環利用方案」,提出以廢塑膠轉化爲氫能源的創新循環方案,該技術不僅可有效減塑並回收資源,更具備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減碳效益;利用來源廣泛、成本低廉的廢塑膠作爲原料,有助於降低制氫成本,提升整體技術競爭力。吳教授實驗室在2025年創新技術博覽會更獲得頒臺達電企業特別獎、鴻海科技集團企業特別獎,得到產業界高度肯定。
吳明忠老師的技術團隊於展會現場介紹以廢塑膠轉化爲氫能源的創新循環方案。 長庚大學/提供
此次參展由長庚大學技術合作處科研平臺及永續發展與能源科技中心共同合作,積極串聯校內研發成果與產業需求,透過展覽與技術媒合活動,推動跨界合作與創新應用;展出技術聚焦能源轉型、環境永續與循環經濟,兼具產業落地潛力與國際市場價值,期望協助研究團隊拓展海外合作機會,促成技術鏈結與商機媒合,展現長庚大學科研創新與永續發展的實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