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南人權月開展 磷光化身署名看見溪南溪北生命光影
▲臺南人權月今於市立圖書館新總館開展,展覽分區呈現白色恐怖與人權議題歷史記憶。(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2025年「臺南人權月」17日在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六樓正式開展,今年主題爲《每一道磷光都是獨特的署名》,重返溪南溪北的歷史視角,看見白色恐怖下閃耀的人性光芒。開幕記者會由市長黃偉哲與文化局長黃雅玲、國家人權博物館副館長陳淑滿等人出席,並由臺南在地音樂人羅士哲開場演出,以音樂點亮記憶。
策展人沈君儀說明,今年展覽以「校園區、遺書區、聲音區、溪北主題展區」四大展區構成。校園區回顧曾發生政治案件的15所臺南學校,從小學到大學、跨越溪南溪北;遺書區則首度展出7位臺南籍政治犯生前遺書,揭示他們生命最後片刻的思想與情感。
聲音區則融合6位音樂人創作,包括2025客家電視臺旗艦劇《星空下的黑潮島嶼》片尾曲〈神的回信〉,展現人權故事的聽覺轉譯;溪北展區聚焦溪北17區的政治案件及逃亡地圖,展現地方與歷史的深刻交織。
市長黃偉哲指出,臺南作爲文化古都,不僅擁有光輝歷史,也藏有許多幽微卻動人的人權故事,「人權的價值,就在於我們能否持續聆聽與記憶」。他強調,今年人權月延續去年的在地視角,更進一步迴應臺灣轉型正義的時代責任。
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期盼透過展覽讓沉默歷史重新進入公共空間,轉化成對話與省思的契機,讓「每一道歷史磷光,成爲民主路上的燈火」。
文化局補充,展覽期間將舉辦12場系列活動,包括展區導覽、主題講座、聲音走讀與放映會等,詳細資訊可關注「臺南人權月」及文化局「藝遊臺南」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