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航太展規模創新高 無人系統大放異彩
快奇攻擊型無人艇搭載多枚勁蜂I型無人機,可透由無人艇發射無人機擴大攻擊範圍。(記者陳彥陵攝)
中科院研製「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配備之光電目獲與干擾系統。(記者陳彥陵攝)
「2025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昨日盛大開幕,匯聚15個國家、490家廠商,約1441個攤位,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科院分別展示能酬載及搭載攻擊型無人機的銳鳶二型無人機、快奇攻擊型無人艇,展現不對稱作戰能量。此外,中科院及漢翔公司陳展無人機反制系統,展示偵測、識別、摧毀及干擾敵無人機等多元性能,也是現場另一備受矚目的研發利器。
中科院無人機艇受矚 強化不對稱戰力
「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爲全臺唯一橫跨國防、航空、太空及無人載具產業專業展,今年展會以「Future Defense, Boundless Innovation」爲主軸,聚焦「先進國防」、「永續飛行」、「韌性供應鏈」、「無人未來」4大趨勢主題,即起至9月20日在臺北南港展覽1館舉行。昨日由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國防部長顧立雄、經濟部次長江文若、美國在臺協會代理處長樑凱雯共同爲航太展揭幕。
其中,銳鳶二型無人機可依任務需求搭配模組化酬載,包含海搜雷達、複合式光電酬載、電子偵搜設備、外掛聲標莢艙及攻擊型無人機等,兼顧海洋偵搜、監控、反潛與打擊等多功能任務;此外,其內建通信與航管系統,能與其他無人機、艦艇及自主載具協同運作,形成即時共享的作戰資訊網絡,達成聯合作戰支援目標。
此外,同樣由中科院研發的快奇攻擊型無人艇,搭載多枚勁蜂I型無人機,可透由無人艇發射無人機擴大攻擊範圍,同時也具備小型、快速、匿蹤、機動、致命、成本低等特性,可大量運用於濱海決戰及灘岸殲敵協同作戰任務,對敵渡海船艦實施高速衝撞及襲擊,有效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
自主研發反制無人機系統 戰場新利器
在反制無人機系統方面,中科院研製「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是針對一、二級無人機威脅所開發,能感測敵無人機包含路徑、高度、位置等,且可自動追蹤目標;全系統可日夜偵測及干擾距離5公里內的無人機,光電目獲系統亦能日夜識別至少2公里內的無人機。此外,全系統採開放式整合架構設計,可彈性納入新樣式感測系統及反制系統,具自動化學習機制,完成自適應性的防禦作爲。
另方面,漢翔公司也展示無人機反制系統,該系統以多層次防禦架構爲核心,整合「偵測、識別、目獲與反制」4大能力。其中,偵測範圍達5公里及360度全方位偵測,對於進入防禦半徑的無人機,能快速辨識機種、高度與速度,並溯源鎖定操控手所在位置。此外,系統還能透過EO/IR光學與紅外線偵測模組取得目標影像,並判別威脅等級,以及融合空域資訊,提供精準的反制決策,未來將成爲我國戰場新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