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數位賦能論壇》高齡化醫護三趨勢 AI幫助大
工商時報執行副總編輯陳駿逸(左起)、臺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中華電信企客分公司總經理張本元及資拓宏宇醫療暨數位科技部副總李秋澤共同進行研討。圖/顏謙隆
2025數位賦能論壇高峰對談中討論智慧健康照護新服務,臺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分享榮總推動智慧醫療的經驗,透過5G網路可以零時差進行線上諮詢和會診,並且減少醫護負擔。中華電信企客分公司總經理張本元指出,資訊和醫療跨域整合當中,中華電信已經可以提供醫師最簡單的AI操作環境,讓醫師能快速借用模型、訓練模型並應用於臨牀。
對於臺灣智慧醫療的發展,李偉強表示,現在全世界醫護缺乏都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需求越來越大、疾病也越來越複雜,透過智慧醫療得以填補缺口。如影像診斷,過去醫生要花10分鐘判讀,現在AI可以協助標示出來,醫生只要1分鐘就可以看出可能有狀況的地方。AI可以擔任醫生助理,一、提升醫療品質和安全,如果可以節省一半時間,可以多看病人、並且減少錯誤。二、減少醫護負擔,以前醫護人員必須做很多紀錄,現在可以口述,語音翻譯成文字,精簡文書作業。三、做好病人個人健康管理,協助醫護篩檢。
資拓宏宇醫療暨數位科技部副總李秋澤表示,資拓宏宇在防疫經驗中知道對於遠距醫療要有貢獻,在相關服務方面,開發出「診所云」,協助把診所端的資訊系統搬到雲端。讓診所非常方便、快速把資訊系統搬到雲端,只要筆電可以上雲端連線就可掛號、批價、拿藥。在過程中導入遠距醫療,結合中華電信遠距模組,在阿里山上的醫院,也可以透過視訊讓遠端醫生會診。而且介面簡單,只要可以打開瀏覽器、可以滑動就可以連線,讓民衆跟醫院更容易連結在一起。
張本元表示,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遠距醫療、在宅照護、緊急醫療」將是未來主軸。傳統醫院想導入AI,需購買與維護複雜的硬體與軟體,中華電信提供醫師最簡單的AI操作環境,讓醫師能快速借用模型、訓練模型並應用於臨牀。
另外,中華電信也提供一套虛擬健保與遠距診療醫療平臺,首先免安裝掛號系統,掃QR Code即可掛號,並且做到虛擬健保卡,手機端即可進行身份驗證與保險認證。全程加密診療,提供病患與醫師間的通訊與影像資料全加密保護,醫院端可以多視訊畫面可同時顯示心電圖、血液報告與病患影像,並且將醫患對話轉成結構化資料,形成診斷依據,最後線上完成診療與支付流程。中華電信也與北榮團隊合作開發「無人機藥品配送系統」,讓藥品可直接送達病房或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