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青年發展論壇開幕
7月15日,江蘇蘇州,2025年世界青年發展論壇開幕式和全體會議後,各國青年代表合影留念。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圍圍 周呈宣 趙安琪)7月15日,以“拓展青年潛能 助力全球發展”爲主題的2025年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在江蘇蘇州開幕。來自100多個國家、17個國際組織的青年事務部長、青年組織負責人及各國青年領袖、青年項目骨幹共約500人蔘會。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阿東,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聯合國駐華髮展系統青年主題小組主席、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那迪婭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聯合國青年事務助理秘書長費利佩·保利埃、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吉爾伯特·洪博作視頻致辭。
阿東在致辭中表示,習近平主席親自提議舉辦的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在引領國際青年議程、倡導國際青年行動、推動全球發展和青年發展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週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和《世界青年行動綱領》通過30週年,當前全球發展處於關鍵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各國青年攜起手來,踐行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爲推進全球發展、安全、文明注入澎湃動能。各國青年組織要共同引領青年做推動全球發展的“破壁者”,以變革之力增強發展韌性;引領青年做維護全球安全的“行動者”,以同舟共濟守護世界和平安寧;引領青年做文明百花園的“追光者”,以交流互鑑築牢文明共生之基。
信長星表示,習近平主席在2022年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上發出舉辦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的重要倡議,經過3年來的共同努力,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已成爲世界青年助力全球發展、全球共促青年發展的重要平臺。當前,江蘇正按照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範。我們將積極支持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們投身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合作,在江蘇這片熱土上施展才華、實現夢想,更好地爲世界人民團結髮出青年之聲、爲全球發展進步注入青春之力。
那迪婭表示,青年是未來發展的受益者,更是設計者、推動者和守護者。期待各國青年通過世界青年發展論壇達成富有洞見的交流與持續的聯繫,激發靈感、汲取力量,賦能更多青年助力全球發展,推動創造一個更加和平、包容和可持續的未來。
費利佩·保利埃指出,青年不是全球發展的註腳,而是執筆者。希望各國青年在世界青年發展論壇上碰撞思想火花,建立新的夥伴關係,以實際行動作出貢獻。
吉爾伯特·洪博表示,世界各國應增加年輕人獲得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的機會。希望全球青年攜手努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讓每名青年都能綻放光彩。
全體會議上,中國極地科學考察船“雪龍2”號船長肖志民,中國花樣游泳運動員、巴黎奧運會金牌得主王賜月,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三星堆遺址5、6、7號祭祀坑發掘負責人黎海超和美國、肯尼亞、意大利的青年代表圍繞“科技的突破”“生命的潛能”“文明的淵源”開展深度問答,講述探索科技進步、激活人類潛能、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精彩故事,展現了青年在助力全球發展、塑造美好未來中的責任與擔當。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席徐曉,巴西總統府青年事務副國務秘書傑西·達亞內,肯尼亞青年事務、創意經濟和體育部常務副部長菲基里尼·雅各布斯·卡託伊·卡欣迪,老撾人民革命青年團中央書記處書記通利·西蘇里,俄羅斯青年事務署副署長葉戈爾·利特維年科,南非國家青年發展署執行主席埃珊達·盧瓦卡,西班牙青年局局長瑪格麗塔·德爾·西斯內·格雷羅·卡爾德隆,坦桑尼亞總理府勞動、青年、就業和殘疾人事務國務部長裡迪瓦尼·賈卡亞·基奎特,泰國社會發展與人類安全部副常務次長查圖蓬·洛納帕尼,越南胡志明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越南青年聯合會主席阮祥林,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慶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陳海斌同與會青年代表圍繞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文化交流等進行了對話交流。
來自10個國家的青年代表共同宣讀了《“拓展青年潛能 助力全球發展”國際青年倡議》。論壇開幕式上,還發布了全球青年發展行動計劃第二批100個典型項目清單,啓動了“全球青年發展項目周”活動。
據悉,論壇期間,中外青年代表還將參與綠色消費與可持續發展、人工智能與科技創新、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3場主題論壇,參加全球青年發展項目周訓練營、對接會、考察交流等系列活動。
本屆論壇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聯合國駐華髮展系統、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組委會共同主辦,國際勞工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人居署、絲綢之路國際青年聯盟擔任支持單位。論壇自2022年起已連續舉辦4屆,旨在搭建世界青年助力全球發展、全球共促青年發展的重要平臺,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匯聚青年智慧和力量。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