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陸攻臺機率高嗎?外媒1月泄端倪:軍演不意外

中共解放軍於4月1日宣佈在臺灣周邊展開大規模聯合軍演。(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解放軍於4月1日宣佈在臺灣周邊展開大規模聯合軍演,引發國際高度警覺。然而,早在今年1月,美國媒體《新聞週刊》(Newsweek)即引述多位學者說法示警,北京在川普再度上任的情勢下,可能進一步升高對臺施壓,並透過軍事恫嚇與「灰色地帶行動」逼近對抗邊緣。如今軍演登場,並不令人意外。

《新聞週刊》於1月3日報導指出,2023年解放軍已於5月、10月與12月三度對臺發動大規模軍演,顯示中方軍事擴張有明確規劃。報導亦揭示,美國國防部認爲中國大陸將透過網路、太空與核領域等升級行動,來嚇阻美方介入臺海衝突,並尋求迅速終結可能的軍事對峙。

儘管美國法律要求美方維持足夠能力,以抵抗任何非和平手段解決臺海爭端的企圖,但曾以「對中強硬」姿態自居的川普卻曾暗示,他不一定會在陸攻臺時出手保衛臺灣。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彥棻(Kitsch Liao)表示,問題的重點可能不在於是否會爆發全面入侵,而是中國大陸將如何升高「脅迫行動」,以逐步達成對臺掌控的目的。這種策略會受到臺灣、美國以及烏克蘭局勢發展的共同影響。

他指出:「北京就像臺灣與其他國家一樣,對川普在臺海危機中的具體決策毫無把握。美臺領導人可以運用這種不確定性,作爲對中戰略的一部分。」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大陸實力計劃」副主任暨研究員賀博然(Brian Hart)表示,由於川普經常難以預測,「現在很難判斷事情將如何發展。問題在於,北京是否會改變對臺策略,若會,又將如何改變?」

賀博然也指出,有些中方專家認爲,川普這種「交易式」領導風格,可能爲中美在臺灣問題上達成某種協議提供機會。但他也警告說,若陸加大對臺施壓,將顯著提升危機與衝突的風險。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陳亮智(Dr. Liang-chih Evans Chen)表示,關鍵在於陸將如何迴應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政策。他認爲,儘管川普政策難測,對北京仍可能保持強硬。

陳亮智指出,這將使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是否對臺動武的決策上面臨更大困難。「他可能會稍微放慢攻臺的腳步,但不會完全排除這個選項。整體來看,武裝衝突甚至軍事對抗的風險確實正在上升。」

臺灣智庫「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Wu Se-chih)則指出,陸是否選擇對臺動武,會受到內部與外部兩大主因的影響。

根據吳瑟致的分析,習近平可能試圖透過升高對臺行動來轉移來自國內的經濟與社會壓力。他也指出,中國大陸一再指控美國「將貿易武器化」,而川普則揚言對中方加徵更多關稅。

對外方面,陸意圖軍事擴張,並試圖突破美國在太平洋的「島鏈戰略」,這也驅動其希望在2027年前完成軍事現代化。該戰略依賴美國與其盟友或友好勢力來圍堵中國大陸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