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華爲終端營收破5000億元,光電量衛算爲下個10年研發備胎
2025年,華爲終端業務完善三條全產業鏈實現營收破5000億元,“光電量衛算”爲下個5-10年研發備胎
1、前言
2025年,華爲營收將超過1萬億元或1.1萬億元,營收增加,研發費用和利潤才能增加,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本人文章曾說華爲研發投入與中科院相當,相當於中國第二科學院。華爲1600多名科學家,主要研究範圍是ICT,很多領域進入無人區。
本文列舉以下十六個關鍵詞,前十個主要是2025年業務變現暨“吹糠見米”部分,後六個主要是佈局未來5年-10年的未來科技。
2025年,華爲主營業務及研發圍繞15個關鍵詞工作,【機器】【人】【昇】【5】【星】【鴻】【麒】【雲】,【鯤鵬】定【乾崑】;【光】【電】【量】【算】【衛星】【量子】,具體爲:(1)人形機器人,(2)人工智能,(3)昇騰處理器,(4)5G和5.5G,(5)星閃技術,(6)鴻蒙操作系統,(7)麒麟處理器,(8)雲計算,(9)鯤鵬處理器,(10)乾崑ADS;(11)全光網絡,(12)固態電池,(12)光纖量子通信,(13)算力雲建設,(14)量子網絡及量子計算,(15)衛星通信及衛星互聯網,(16)協助友商解決EUV上機調試。
2025年,一是進一步完善鴻蒙系統;二是昇騰910C量產;三是麒麟芯片性能大提升的同時解決產能問題;四是乾崑ADS4.0繼續領先同行;五是華爲人形機器人驚豔亮相;六是算力及雲計算。七是新賽道研發投入的戰略技術儲備。
本文先述及AI,人形機器人,5個前緣研發未來科技,智能手機、智能電動汽車、PC三條全產業鏈。
2、人工智能AI始終是華爲未來20-30年第一戰略暨華爲自2003年從all in IP到2013年All in Cloud到2023年all in AI
得算力者得天下,得算力者得話語權,得算力者得最先進生產力。同時,算法重要性也很重要。
2023年8月21日和8月26日,任正非:“我們即將進入波瀾壯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其規模之大不可想象,基礎就是大算力,今天的年輕人是未來大算力時代的領袖,二三十年之內的人工智能革命,一定會看到年輕人星光閃耀。”
孟晚舟9月20日:華爲致力於打造中國堅實的算力底座,併爲世界構建第二選擇。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華爲將持續打造堅實的算力底座,使能百模千態,賦能千行萬業。
孟晚舟提出了華爲全面智能化戰略,目標是加速千行萬業的智能化轉型。華爲將持續提升“軟硬芯邊端雲”的融合能力,改變傳統的服務器堆疊模式,以系統架構創新的思路,着力打造AI集羣,實現算力、運力、存力的一體化設計,突破算力瓶頸。
華爲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主要成果是盤古大模型和昇騰處理器、鯤鵬處理器。
美國通過英偉達卡脖子,Deep Seek拋棄英偉達接入華爲昇騰處理器,繼續保持領先。
阿斯麥可以遠程停掉賣給中國的光刻機,美國能夠遠程控制白俄羅斯總統專機。
美國卡脖子,華爲盤古大模型可應用於千行百業,工業軟件及芯片必須建立在可靠安全基礎之上。
2024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明確了工業軟件和操作系統的更新目標:到2027年將更新完成約200萬套工業軟件和80萬臺套工業操作系統,覆蓋石油、化工、航空、船舶等關鍵行業。
3、人形(具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
機器人技術通過賦予機器人感知、思考和執行任務的能力,廣泛應用於各種場景中。
人工智能革命和機器人革命必然發生在未來20-30年,這是代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領域之一。
機器人包括人工智能、激光雷達、機器視覺、伺服系統、控制系統、減速器、機器人本體等。
華爲內部目前是三個大的部門在從事機器人方面的研發:華爲車BU、華爲雲、東莞極目機器。華爲跨界一直都是從產業鏈及終端產品出發的,手機、汽車都是後發先至,機器人也一樣。華爲內部三個部門中,最有可能做人形機器人本體和硬件相關產品的是車BU。智能電動汽車就是四個輪子的機器人,所以,從汽車零部件的能力遷移到機器人端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賽力斯佈局人形機器人,一點也不意外。3年半前,賽力斯作爲華爲車BU的第一外援,讓華爲乾崑ADS 3.0得以實現突破。
未來,華爲機器人或成爲與華爲車BU一樣的一級部門。華爲機器人項目也有衆多合作伙伴及友商。
4、未來5-10年新領域即6G、全光網絡,固態電池,光纖量子通信,算力雲建設,量子網絡,衛星通信及衛星互聯網
算力是基礎,算力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華爲工業算力基礎和華爲算力雲建設,將繼續充當國家中流砥柱。
全光網絡,光纖量子通信,量子網絡,5.5G網絡建設,6G研發,固態電池等領域,華爲將實現更多突破性的進展,因爲這些都是直接決定着我國下個五年到十年,在先進生產力賽道份額能佔據的多少。
5.5G、6G根服務器建設,衛星互聯網建設,也是華爲需要研發投入的重要領域。
5、華爲智能手機、智能電動汽車和PC三條全產業鏈並行,這是目前華爲營收及研發投入的主要來源
華爲終端業務將重新佔據華爲營收的半壁江山,營收將超過5000億元。
終端業務是華爲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華爲智能手機全產業鏈,也是全球唯一一條芯片+操作系統+APP的非美產業鏈。麒麟,鴻蒙、10萬+APP是華爲2025年必須實現的目標,也是國家力推的目標。華爲智能手機在於蘋果和三星未來幾年競爭中,因其全產業鏈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中國手機大廠華爲及OV米耀傳,在沒有谷歌,沒有高通、博通、三星、臺積電的情況下,同樣具備很強競爭力,因爲有麒麟、鴻蒙和10萬+APP。
2025年,Pura80系列,Mate80系列,Mate XT摺疊系列都是華爲全產業鏈智能手機的代表作。華爲智能手機實現銷售1.0-1.2億臺,營收3500億元+,相比2024年增加1500-2000億元,是有可能。
2025年,搭載乾崑ADS 3.0、乾崑ADS 4.0及乾崑ADS SE的智能電動汽車銷量將超過250萬輛。尊界S800、問界M9、享界S9、智界R7都將成爲L3級自動駕駛的代表作。同時,乾崑ADS。SE下放到15萬元,全民智駕時代來臨了。乾崑ADS 4.0將繼續保持領先。華爲車BU及引望將營收實現營收800億元,成爲華爲主要營收之一。
2025年,華爲還將完成PC芯片和PC鴻蒙全產業鏈,這是英特爾和微軟Windows穩特爾聯盟的第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