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科技活動周在鄭州盛大啓動

大象新聞記者 陳貞君

今天(5月24日)上午,2025年河南省科技活動周啓動式在鄭州科學技術館(常西湖館區)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廳、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爲主題,打造全民科普盛宴。

啓動儀式:特效開場 授牌+頒獎

在啓動式開場環節,科技活動周暖場片和優秀科普視頻率先播放,展示科技創新的魅力與成果,爲活動拉開序幕。隨後,激光雕刻特效開場更是瞬間點燃現場氣氛。科研人員和學生代表帶來的《矢志創新 勇攀高峰》演講秀,用真摯的情感和堅定的信念,展現了科技工作者和新一代對科技創新的執着追求,致敬默默無聞的科技工作者。

啓動式上的重要環節,是爲在科普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頒獎授牌。此次頒獎共四個環節,分別爲河南省獲得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代表、第十一屆全國科普講解大賽河南省獲獎選手代表、第七屆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河南省獲獎代表隊以及2025年河南省“小小科學家科技創新探作室”建設單位代表頒獎授牌。

四大主題活動:聚焦國家戰略與公衆需求

活動現場,鄭州科學技術館同步推出主場展覽活動,涵蓋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現代醫藥等前沿領域,吸引大批青少年參與互動體驗。此外,科普公開課、科學秀等活動也同步舉行。

本屆科技活動周圍繞四大板塊展開:

1. 宣傳科技創新決策部署

通過專題展板、專家解讀等形式,深入宣傳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的政策,並解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及法》。現場還展示了河南省在量子通信、超硬材料等領域的突破性成果。

2. 弘揚科學家精神

舉辦“科學家精神進校園”系列活動,展出“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事蹟,並組織青少年參與“繫好學術生涯第一粒釦子”宣講活動。鄭州科技館推出的科普情景劇《冰火奇緣》,以生動形式詮釋科學家精神。

3. 科技成果走近公衆

全省2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50餘家高校院所面向公衆開放,開展“科普研學”“專家講座”等活動。比亞迪汽車科普館聯合鄭州科技館推出新能源汽車技術體驗區,讓市民近距離感受科技魅力。

4. 羣衆性實踐活動

活動週期間,全省將舉辦科普講解大賽、“三下鄉”服務、科普微視頻創作等1000餘場活動,超萬名科技工作者深入社區、鄉村開展服務。此外,“科普中國說河南專場”“科技小院助力鄉村振興”等特色項目將同步啓動。

活動週期間,全省將有一大批高水平科普場館面向社會公衆開放,超萬名科技人員走進學校、企業、街道社區和田間地頭開展科技活動。同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採用短視頻、直播等多種方式線上線下協同發力,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技活動周,推動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創新形式:線上線下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普周

爲擴大覆蓋面,本屆活動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

1.線上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展示實驗室開放、科學實驗秀等內容,並開設“雲遊科普館”專欄。

2.線下聯動:鄭州、洛陽等地的科普場館推出免費開放日,豫西革命老區開展“科技特派員下鄉”活動,推動優質資源向基層傾斜。

活動精彩瞬間

初衷與影響:構建大科普格局厚植創新沃土

河南省近年來將科普與科技創新視爲“兩翼”,通過聯席會議制度統籌資源,培育科普人才隊伍。2024年新修訂的《科普法》實施後,全省科普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爲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科技活動周作爲全國性品牌,已成爲公衆參與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科普平臺。

2025年河南省科技活動周將持續至5月31日,後續還將結合“全國科技工作者日”(5月30日)開展表彰活動。這場全民科普盛宴,不僅展現了河南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決心,更通過多元互動激發社會創新活力,爲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南篇章注入強勁動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科技創新工作成績斐然。高標準佈局27家省實驗室和6家產業技術研究院,重組入列9家全國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22家,爲科技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平臺支持。出臺《科技助企惠企政策新十條(試行)》,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分別突破1.3萬家、2.9萬家。首批選派626名“科技副總”深入企業一線,賦能企業發展。2024年,15項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759億元,增長28.7%,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居全國13位,創新體系日趨完善,創新生態更加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