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際城市創新領導力交流坊廣州開幕

6月4日,由世界大都市協會主辦、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研究會承辦的2025年國際城市創新領導力交流坊在廣州正式開幕。本次交流坊以“數字技術:加速推動全球議程的本地化實施”爲主題,共有來自11個國家19個城市和5個國際組織的80多位嘉賓齊聚羊城,圍繞城市可持續性、數字化轉型與包容性發展深入交流。

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光烈、世界大都市協會秘書長喬爾迪·巴克爾(Jordi Vaquer)和俄羅斯莫斯科市副市長、經濟發展與政策局局長巴格麗娃·瑪麗亞(Maria Andreevna Bagreeva)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在開幕式致辭中,黃光烈對活動的舉辦表示祝賀。他指出,廣州作爲國家中心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正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當前全球城市面臨多重挑戰,亟需加強交流合作。“廣州獎”自2012年創設以來已成功舉辦六屆,累計收錄來自101個國家653個城市的1600多個城市創新案例,持續助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他表示,本次交流坊聚焦數字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爲全球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分享平臺,廣州將繼續推動“廣州獎”發揮更大作用,助力構建包容、可持續的未來城市。

作爲活動主辦方代表,喬爾迪·巴克爾對到場的來賓表示歡迎。他表示,世界大都市協會始終致力於推動全球大城市的合作與創新,自2012年起便與廣州密切合作,通過廣州獎等平臺,共同打造城市治理與交流的重要國際舞臺。本次交流坊不僅是城市管理者、思考者和實踐者的聚會,更是意義深遠的交流、反思和相互啓發的空間,在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裡,城市處於氣候、關懷、公平和數字化轉型的前沿,像這樣的對話驅動學習的空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巴格麗娃·瑪麗亞在致辭中表示,這是她首次來到中國,對廣州的開放與創新深感讚歎。她感謝主辦方搭建全球城市交流的平臺,並介紹了莫斯科與廣州在氣候議題方面的合作成果。她強調,面對城市發展中的共同挑戰,國際協作尤顯關鍵,並引用中國諺語“衆人拾柴火焰高”,呼籲各方匯聚智慧與力量,通過對話與合作共促城市可持續發展。

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研究會執行主任遊建華(Nicholas You)主持首場主題演講與專家對話。世界大都市協會秘書長喬爾迪·巴克爾,俄羅斯莫斯科市副市長、經濟發展與政策局局長巴格麗娃·瑪麗亞,聯合國人居署中國項目辦公室主任張振山,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東亞區總監陳波平,廣東省人大外事委副主任委員、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伍慶,聯合國兒基會中國辦公室社會政策官員烏莎·米什拉·海耶斯(Usha Mishra Hayes)等嘉賓圍繞“全球夥伴關係與本地實踐”展開深度研討。與會專家指出,數字技術正日益成爲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力量,能源轉型、智慧交通與韌性建設的協同創新,已成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路徑。通過深入挖掘和提煉地方優秀經驗與做法,可爲全球城市應對城市化挑戰提供創新路徑與借鑑,助力全球城市實現更加可持續、包容的發展。

交流坊作爲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的延伸機制,旨在結合廣州獎和廣州本地優秀城市創新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和分享,深入挖掘案例的創新價值和實踐經驗,爲參會者提供參考和借鑑。

本次交流坊爲期四天,與會嘉賓將實地考察廣州市智慧城市運行中心、廣州公交集團、越秀區六榕街舊南海縣社區、億航智能未來城、鵬瑞集團北帝沙島生態保護項目等創新示範項目,並結合廣州獎優秀案例展開深度研討,匯聚全球智慧,助力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邱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