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價格變動情況分析。
就在剛剛,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25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價格變動情況。我們將這個數據拆分成一手房和二手房,跟大家聊聊整個市場的變化情況。
首先看新房市場,70個城市中有6個城市的新房價格出現環比上漲。這個上漲數量相比6月份減少了8個,也就是說7月份的市場壓力比6月份更大一些。
而二手房市場,僅有1個城市價格上漲。總體來看,房價下跌的城市數量已連續4個月增多。
從目前新房市場整體情況而言,新房價格仍在調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3%,這一比值是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大跌幅。這主要是受二線城市價格跌幅擴大的影響。
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新建商品房價格環比下降0.2%,降幅比6月份收窄了0.1個百分點。具體到城市,上海上漲0.3%;北京由6月份的下跌0.3%轉爲持平;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0.3%和0.6%。二線城市新房環比下跌幅度明顯擴大,從上個月的0.2%擴大到本月的0.4%;三線城市則繼續保持0.3%的跌幅。
再看二手房方面,70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整體環比下跌0.5%。雖然整體跌幅比6月份有所收窄,但實際上已連續27個月下跌。在二手房市場中,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誰跌幅更大呢?這與新房市場情況相反,一線城市跌幅反而擴大。7月份,一線城市二手房價下跌1%,相比6月份,這一比例擴大了0.3個百分點,北上廣深幾個城市均下跌,平均跌幅在1%左右。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二手房市場的掛牌量還在增長。數據顯示,2025年7月份百城二手房掛牌總量已達到258萬套,同比增長11.5%,其中一線城市增長了10.5%,深圳增幅最大,達到36%。成都二手房市場掛牌量也不小,目前已突破28萬套,與去年相比,同比增幅較大。
而且從整個市場掛牌情況來看,幾乎每個月都以1萬套以上的數量在增加。與此同時,掛牌價普遍下跌。7月份百城二手房掛牌均價同比下降8.5%,掛牌價下降並不等於成交價,成交價可能還會更低。所以從數據來看,二手房市場壓力明顯大於新房市場。
不過,要區分二手房的產品類型。10年以上房齡的房子,其掛牌價格和掛牌量變化最爲明顯;而5年左右的次新房,整體價格變動不大。以成都爲例,很多5年左右的次新房,經過這幾年連續調整,房價變動值在10%左右,這部分房子相對保值能力明顯高於普通商品房。
從目前整個市場反饋來看,二手市場銷售壓力明顯增大,新房市場銷售壓力同樣增大。據統計,7月份主要城市來訪量普遍下降兩成左右,像北京、武漢、杭州、成都這些城市,平均來訪量甚至接近30%的下降。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現在市場上新盤開盤當天的去化率明顯降低。
當然,市場反饋也不全是壞消息,也有好的一面,即整個市場跌幅在逐漸收窄。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70個城市的同比價格都在逐漸收窄,但這種整體趨勢還會持續。至少從目前新房和二手房市場的庫存情況來看,要真正消化庫存還需要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