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南國漫讀節 橫跨屏北到屏南的走讀&工作坊展開屏東新視野
9月27日恆春走讀與工作坊接連舉辦,邀請作家林楷倫(左圖)與創作者潘甄華帶路。圖/講者提供
南國漫讀節創立以來,各類型的在地走讀活動均獲得參與者的良好反饋,每場活動猶如立體文本般讓參與民衆一一涉足,透過親身體驗進而發掘不同地方的文化、歷史、地理及產業特性。呼應2025年的活動主題「跟着○△~去旅行」,今年推出5場橫跨屏東各區、充滿特色的精彩走讀,以及2場的在地工作坊。
首場活動將於9月6日週六於位於高屏溪旁、可遠眺大武山的九如登場,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吳勇練及中華民國解說導覽協會秘書長蕭曉鈴共同以「廟宇裝飾藝術文化與民居建築的美學饗宴」爲題,帶領民衆走訪全臺最古老的九如三山國王廟,細讀空間中的禮制尊卑階序;再走訪巷弄間的古厝羣,欣賞建築語彙與人文美學。
9月14日週日由長居內埔近60年的在地人文環境講師曾昭雄領路,展開一場「從客莊到餐桌的味覺旅程」。活動將從內埔老街出發,經由細緻導覽讓民衆深入瞭解客莊文化脈絡,並結合在地馳名的「東寶黑豬肉棧」參訪及風味餐品嚐,搭配書院與宗祠巡禮,從地景、飲食到生活方式,全面體驗內埔的在地人文與風土魅力。
9月27日週六場景轉換到多采多姿的墾丁,走讀與工作坊將接連舉辦,最新暢銷著作爲《廚房裡的僞魚販》的作家林楷倫,帶大家深入後壁湖漁港。擁有25年魚販經歷的他,將以專業視角拆解後壁湖漁港的產物及其獨特性,過程中還包含與作家同桌享用海味合菜的環節。
後壁湖結束後將共同前往社頂公園參加工作坊「月桃編織與排灣族生活記憶」 ,由在地創作者潘甄華帶領,先了解排灣族生活文化分享,而月桃編織與排灣族的文化緊密相依,與生活中的食衣住行都密切有關,所有編織技法都仰賴口耳相傳,現場可以親自體驗月桃編織的獨特手法。
10月18日週六來到屏東最北端的小鎮里港,屏東縣玉田國小教師張哲維將現身帶路。作爲土生土長的里港人,他以「里港時光一日內陸小鎮漫遊」爲題,從百年石碑、雪峰書院、閩粵械鬥遺址、信仰中心與歷史悠久的老店,和大家一起探索純樸農村裡深厚的文化底蘊。
緊接着舉辦的「手作里港|手工巧克力工作坊」,來到里港在地的小雨果巧克力,由創辦人蘇一明帶領探索在可可園區中,最後還能手工體驗創作巧克力,感受南國屏東與巧克力的緊密關係。
10月25日週六由前茄冬文史協會理事長,也是楊家祖堂管理人的楊景謀帶領民衆重新認識佳冬,主題爲優美的「字裡莊間:在地紋理與書寫記憶」,揭示這裡不只是一座靜靜佇立於南國邊陲的小鎮,同時也是一頁頁未完的書稿──街屋、宗祠、詩 人步道與老戲院遺址,都是文字與歷史交錯留下的痕跡。期待參與者透過眼見、腳步與導覽聆聽,重新閱讀屬於佳冬的文化結構與生活細節。更多資訊請洽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臉書粉絲團,走讀與工作坊報名請上網站 。
9月6日九如走讀接連舉辦,邀請在地講者吳勇練(左圖)及蕭曉鈴帶路。圖/講者提供
10月18日裡港走讀與工作坊接連舉辦,邀請老師張哲維(左圖)與小雨果創辦人蘇一明帶路。圖/講者提供
9月14日內埔走讀由講師曾昭雄(左圖)帶路,10月25日佳冬走讀由楊家祖堂管理人的楊景謀帶路。圖/講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