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兩會/中美關係前景未卜 陸積極拉攏美國盟友、全球南方

▲美中關係。(圖/路透)

記者陳冠宇/臺北報導

2025年大陸全國「兩會」將於4、5日登場,屆時政府工作報告將如何表述對外關係,尤其是涉美部份,成爲矚目焦點。對北京而言,當前外交重點莫過於中美關係,因爲這牽動大陸的經濟、科技發展,以及臺海局勢等。分析指出,中美將持續一段時間的博弈、彼此試探招數,同時,大陸將積極拉攏美國盟友及「全球南方」國家。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之後,迅速啓動對大陸的關稅戰,後者也祭出多項措施反擊。另綜觀川普的國務卿盧比歐、國安顧問瓦爾茲,以及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個個都是反中鷹派。中美關係前景不明,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四年絕對不會風平浪靜。

政大國關中心主任、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向《東森新媒體ETtoday》分析,在川普眼中,中國是美國「全球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已經確定,能夠阻擋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就是中國,因此美國處理俄烏問題、中東問題,都是爲了蓄積對中能量。

不過在手段上,王信賢認爲,中美雙方仍處於彼此互動與博弈的過程中,而此過程不會太快,中美都有能耐與時間試探對方招數,因此無論是關稅、科技、軍事、戰略等問題,都不會一步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王信賢提到,在中美博弈過程中,美國所握有的工具比較多,可能較佔上風,但是川普對盟友的無差別攻擊與施壓,反作用有多大?能夠持續多久?此外,美國盟友會乖乖就範,抑或有更大反彈,都會影響美國後續如何與中國進行博弈。

▼政大國關中心主任、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圖/記者陳冠宇攝)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以「川普播撒不確定性之際,習近平看到了機會」爲題報導指出,川普在自家後院(加、墨)播下分裂的種子,甚至威脅對歐盟徵收關稅,相比之下,大陸希望成爲穩定的全球貿易伙伴。

對於美國與盟友交惡,王信賢也同意,這當然是北京的機會,可以「見縫插針」。

王信賢分析,中國當前處理美國問題,會從兩方面着手。一方面,以多邊去應付雙邊,包括注重對金磚國家、中非論壇等「全球南方」國家的拉攏。例如,習近平今年元旦賀詞即特別有部分篇幅強調「全球南方團結合作」等。

另一方面,北京預期川普仍會以美國爲優先的方式對付其他國家(包括盟友),因此王信賢研判,北京可能從這些美國盟友着手。而相關行動早已開始,例如去年5月間,習近平訪問法國、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國,明顯意在裂解美歐之間的關係。

不過,王信賢強調,美國盟友不會完全轉向北京,但是避險的需求增加,至少會往中間靠一些,以增加對美國的談判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