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考研上岸,未必是好事”,國家線的下降,讓大學生看清現實
一切都發生的太突然了,誰都沒想到,下午剛查的成績,考生們還沒從英語極低的分數中緩過神來呢,沒過幾個小時,國家線就公佈了,而2025國家線的提前公佈,不僅讓同學們猝不及防,還讓不少“身經百戰”的考生反應出了不對勁——這國家線咋下降這麼多呢?
不僅是13個學科普遍降低了總分的國家線那麼簡單,滿分100分的單科分數線,更是有專業直接跌破了40分大關,本以爲自己考研英語三十幾分天都塌了,可一看國家線卻意外的發現,好像還沒塌,再仔細一看:自己這麼低的分數竟然過線了!
一時間也的確有部分學生被國家線的下降衝昏了頭腦,甚至已經忘卻了被考研英語背刺的傷痛,想當然的認爲:第一志願沒考上也沒啥,畢竟咱過線了,最起碼還有機會調劑呢。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過來人的一席話,不僅讓畢業生看清了國家線下降的本質,也看清了現實——2025年考研上岸,未必是好事。
“2025考研上岸,未必是好事”,國家線的下降,讓大學生看清了現實
考研選拔的是什麼?是研究生啊,不同於本科階段的教育,研究生階段的教育本該是更高質量、高標準的培養,可眼下有多少考生還記得考研的本質?爲了解決自己的就業困境,不少大學生把考研當成了自己唯一的出路,更有甚至連續幾年沒考上,還是不肯放棄,白白耽誤了大好青春。
事實上在這種執着的背後,不少學生早已忘了,考研不是目的,想提升學歷實現就業纔是目的。但偏偏是這樣的困惑,才導致學生們掉入了精心設計的陷阱,成爲了2025考研的犧牲品。
爲什麼說2025年考研上岸未必是好事呢,其實很多細節已經暴露了現實。早在考研報名開始之前,普通本科的研究生擴招、名校專業課變動,都坐實了一件事,今年考上研究生不難,可想考上好大學的研究生卻是難上加難。
英語學科難度的提高和國家線的大幅度下滑就是最好的佐證,而同學們的成績公佈之後,也再次證實了一切都在朝着預期的結果發展,2025年參加考研的學生之中,未能如願被第一志願錄取的同學無外乎是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是心甘情願地被調劑到雙非院校,而另一種則是不願意自降身段的名校本科生,選擇放棄調劑再戰一年。
但無論怎麼選擇,結果都是一開始預料好的,無論你是去雙非院校讀研還是再戰一年,都會成爲緩解就業局勢的一個數據,畢竟無論是備考去了還是上學去了,就業需求都被拉低了。
2025考研上岸,如果你是這一類同學,你將面對的難題還有三個:
這也做目前來看是揚湯止沸,畢竟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不是因爲別的,正是因爲就業市場的不景氣,可想改變就業市場何其困難,恰恰相反,吸引大學生考研卻異常簡單,只需要在考研報名之前,宣傳2025年研究生招生名額擴招就行了。
但只要你是報考名校的考生,只要你時刻關注院校的招生簡章就會發現,今年985、211名校的研究生招生計劃非但沒有擴招,還縮招了,因爲保研的比例在上調,那麼那些擴招的名額都擴到哪裡去了呢?自然是擴到雙非甚至是二本院校中去了。
所以說2025年考研上岸未必是好事,如果你恰好是上岸第一志願、且考上的還是985、211這樣的學校,那你不僅是幸運兒,更是能挺過專業課變化的佼佼者,擁有絕對實力的你從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存活下來並不意外。
可倘若你是哪個被調劑到雙非院校並且順利上岸的研究生,那迎接你的:或是研究生畢業難度的提升、或是研究生學歷的進一步貶值,或是企業對第一學歷的更嚴格把控,亦或者是以上三點都有,這可是比考上研究生更大的挑戰。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