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報稅專題 系列四-存股領息夯 ETF股票配息申報要慎選
投資臺股股利節稅方式
近年不少人抱着養兒不如養股的心情,存股族大幅興起,高息ETF更引發買股領息熱潮,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投資部執業會計師黃彥賓表示,近年綜所稅申報時,如何選擇股利申報制度,已成爲顯學。
黃彥賓表示,臺灣的個人居住者如果投資臺灣上市櫃或未上市櫃公司股票,所獲配的股利所得,屬於臺灣來源所得性質,應課徵綜合所得稅;課稅方式自2018年稅改後,有合併計稅和分開計稅二種方式可供納稅者選擇。
所謂合併計稅指股利所得與其他所得合計後,依級距乘上綜所稅率(5%至40%)計算應納稅額,再扣除股利所得的8.5%以計算實際繳納稅額,但要提醒每一申報戶每年可扣除的金額以8萬元爲限。
分開計稅則指股利所得與其他所得分開計算,就股利所得部分不論金額大小皆以28%稅率計算;其他所得部分則依級距乘上綜所稅率(5%至40%)計算後,將兩者加總計算實際繳納稅額。
黃彥賓表示,由於「合併計稅」的抵稅金額有8萬元上限,且8.5%計算的可抵稅金額超過應納稅額時可退稅,一般而言,對於適用稅率20%以下的小資族較有利;至於適用稅率30%以上的高所得人士,建議選擇「分開計稅」。
此外,黃彥賓提醒,申報人要注意「排富條款」,如果選擇「分開計稅」,結算申報時將無法列報長期照顧特別扣除及房屋租金支出特別扣除;至於「合併計稅」者,僅本身適用稅率20%以上,才受排富條款限制。
至於小資族最關心的ETF,如果股息來自平準金或出售財產所得即不必課稅,但若股息來自股利或盈餘所得,即適用「二擇一制」課稅,也就是前述合併計稅或分開計稅,單次股利給付逾2萬元,還要扣繳二代健保2.11%補充保費。
臺灣個人居住者也可能投資國外上市櫃或未上市櫃公司股票,所獲配的股利所得,屬於海外來源所得性質,應計入基本所得額制度計算最低稅負。
黃彥賓指出,每一申報戶全年海外所得未達新臺幣100萬元者,可免予計入個人最低稅負;至於超過新臺幣100萬元者必須申報個人最低稅負,但每年有750萬元免稅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