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報稅/退職所得免稅額調升 一次看懂退休金申報眉角

退休。元大人壽/提供

當辛苦打拚大半輩子,終於迎來退休時刻,可別讓一手存下的退休金在申報時不小心被課了重稅。因應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2024年適用的退職所得免稅額度已全面調升,將於今(2025)年5月報稅季正式上路,對於即將或剛退休的民衆來說,特別值得注意。(延伸閱讀:2025報稅/人工生殖、不孕症治療可抵稅嗎?列報醫藥費別犯三大錯)

一般而言,勞工退休後會有兩筆主要的退休所得,一是來自勞保的老年年金,屬於人身保險給付,依法可全額免稅;另一則是來自勞退帳戶的退休金,這是僱主每月提撥薪資6%所累積的退休金,性質屬於退職所得,因此在請領時需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計算。

根據《所得稅法》規定,凡是個人因退休、離職、資遣等情形所領取的退休金、資遣費、退職金、離職金、終身俸,或是非屬保險給付的養老金,都屬於退職所得範圍,不過,個人過去自薪資中提撥的儲金及其利息,則不在課稅之列。

爲反映通膨影響,法律也設有調整機制。每當CPI較上一次調整年度的累計漲幅達到3%以上,財政部就會據此調高退職所得的免稅額度。上一次調整發生在2022年,之後CPI在2023年10月累計已上漲約5.5%,超過3%門檻,因此2024年退職所得免稅標準也隨之更新。

免稅計算方式

最新的免稅計算方式,主要根據請領方式區分爲一次領取、分期領取與兼領兩者,共計三種計算方式。

1.一次領取

採「一次領取」者,退職金總額在「19.8萬元乘以年資」以下者可全數免稅;若總額超過此範圍但未達「39.8萬元乘以年資」,超過部分只課半稅;超過「39.8萬元乘以年資」的部分則全數課稅。

2.分期領取

若採「分期領取」方式,則以每年領取總額減除85.9萬元的免稅額後,餘額列入所得課稅。若同時領取一次及分期退職金,則需依照比例分別套用前述兩種方式計算可減除金額。

舉例來說,以一位在職30年的勞工小周爲例,若他於2024年退休並選擇一次領取總額1,200萬元的退職所得,則依免稅標準計算,19.8萬元乘以30年,等於594萬元可免稅。

接着,再計算超過部分至39.8萬元乘以年資,也就是1,194萬元與594萬元間的差額600萬元,僅需申報其中一半,即300萬元;最後,再加上超過1,194萬元的部分,也就是剩餘6萬元需全額申報,因此小周需申報的退職所得總額爲306萬元。

2024年退職所得免稅新制比較表

3.兼領兩者

若小周改爲分期領取,每月領10萬元,一年共120萬元,則可扣除免稅額85.9萬元後,只需申報34.1萬元退職所得;至於兼領的情況,則依實際比例分別計算。

選擇怎麼領退休金,就是一場稅務規劃的算盤。一次領金額較大,但可能觸及課稅門檻;分期領雖金額較少,卻每年享有85.9萬元免稅額,只要每月領取金額控制在7.1萬元以下,幾乎都能免稅。

以工作30年爲例,一次領取可享有594萬元免稅額;若工作40年,更可達792萬元。建議民衆依據自身年資、生活需求與預期壽命等因素審慎評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退休金請領方式,才能真正安享退休生活,不讓辛苦的積蓄在不知情中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