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共有539單慈善信託新設立備案 新增備案規模16.61億元

每經北京2月25日電(記者 袁園)2月25日,中國信託業協會慈善信託專業委員會與中國慈善聯合會慈善信託委員會聯合發佈《2024年度中國慈善信託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慈善信託繼續向好發展。

所謂慈善信託,主要指以實現社會慈善事業爲目的,並以全社會或部分社會公衆爲受益人的信託。慈善信託作爲我國慈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鄉村振興、應急救援、科教文衛、生態保護等多個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爲了促進慈善信託的健康發展,

《報告》顯示,從備案單數和規模來看,2024年全國共有539單慈善信託新設立備案,新增備案規模16.61億元。截至2024年末,我國慈善信託累計備案數量2244單,累計備案規模85.07億元。2016至2024年備案的慈善信託中,規模在十萬元級別和百萬元級別的慈善信託佔比最高,總規模超過77%,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特徵。

從期限來看,2024年慈善信託備案期限以“永續”“無固定期限類型”和“長期”爲主,佔到新設慈善信託備案單數的58.4%,佔到新設慈善信託規模的65.1%。同時,慈善信託備案期限選擇與信託目的的多元化程度、信託規模相關。以期限爲5年及以下的慈善信託爲例,慈善信託目的相對較少,平均備案規模爲122萬元。而期限爲永續的慈善信託,慈善信託目的較爲多元或者關注創新領域,平均備案規模爲477萬元。

與此同時,2024年單一受託模式仍佔大多數,佔到當年新增單數的70%,其中信託公司作爲單一受託人的單數爲374單,慈善組織作爲單一受託人的單數僅爲3單。同時,“雙受託人”模式佔到市場的30%,成爲僅次於信託公司作爲單一受託人模式的模式選擇。

《報告》指出,2024年新設慈善信託中,委託人中數量最多的主體是慈善組織,委託人中有慈善組織參與的佔比高達58%。同時,國央企背景的委託人參與逐漸增多,2024年新設慈善信託中,具有國央企背景的委託人設立的慈善信託規模佔比達30%以上。此外,2024年家族信託成爲慈善信託的委託人。慈善信託財產來源更加豐富。除了現金之外,股權、不動產、實物、知識產權、信託受益權、保險受益權等不同類型的財產均可成爲慈善信託的財產,進一步豐富了慈善信託的財產來源,增加了慈善信託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