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共查辦商標、專利等領域行政違法案件4.4萬件

經濟日報北京4月25日訊(記者李思雨)爲迎接第25個“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年度報告(2024)》於25日公開發布。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白清元在國新辦當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2024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商標、專利等領域行政違法案件4.4萬件,涉案金額11.29億元,移送司法機關1311件。

白清元表示,2024年,中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年度報告(2024)》梳理了2024年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的新措施、新成效。

去年,市場監管部門聚焦互聯網、民生、版權等重點領域,農資、食品藥品等重點產品,出口、寄遞、商標專利申請代理等重點環節,持續開展整治行動,更好維護經營者、消費者權益,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崑崙2024”等專項行動,深化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提升知識產權審判質效,持續加大對侵權假冒犯罪行爲刑事打擊力度。2024年,檢察機關批捕假冒僞劣商品犯罪15197人,全國法院一審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49.41萬件。

“人民羣衆過日子的‘開門七件事’都與市場監管工作密切相關。我們一直把民生領域的監管執法作爲重中之重。”白清元介紹,在民生領域,市場監管總局對製售假冒僞劣羽絨製品、羊絨衫虛標含量等案件掛牌督辦;將燃氣竈具、電動自行車、兒童玩具等重點產品納入民生領域“鐵拳”行動;聯合開展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着力解決肉製品製假售假等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全力保障人民羣衆“舌尖上的安全”。

同時,緊盯侵權假冒高發多發領域重拳出擊,組織開展侵權假冒商品全國統一銷燬行動,銷燬侵權假冒服裝鞋帽、食品藥品、化妝品、菸酒和作弊電子秤、盜版出版物等200多個品種、3300噸貨物、貨值3.3億元;組織開展“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共銷燬“特供酒”13.2萬瓶,包材9.2萬件(套)。

白清元表示,下一步將強化監管執法,深入開展“守護消費”鐵拳行動,嚴厲打擊民生領域侵權假冒違法行爲,切實維護市場秩序,更好守護老百姓“衣食住行”安全。

在互聯網版權領域,中央宣傳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志成介紹,針對網絡文學、音樂、視頻、遊戲、動漫、軟件等領域侵權盜版問題,“劍網”行動集中強化網絡版權整治力度,相繼查處網絡侵權盜版案件11545起,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案件1214件,相繼查處一批侵權盜版大案要案,維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網絡版權環境日益清朗;針對網絡治理重點領域和新型網絡應用,各級版權部門不斷加強對網絡企業的重點監管,對重點網站的作品版權狀況進行主動檢查,對熱播、熱映的重點作品開展預警保護。國家版權局先後公佈重點作品預警名單106批,1387部熱播熱映作品,刪除侵權盜版鏈接1138萬條,關閉侵權盜版網站(APP)17906個。

王志成表示,近期,國家版權局將會同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等相關部門啓動“劍網2025”專項行動,擬針對視聽、動漫、軟件等重點作品及網絡存儲+傳播、網絡銷售、流媒體智能終端等重點領域開展版權專項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