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 專家:或與龍年生育偏好有關

本報記者 孟慶偉 北京報道

2024年全國出生人口如預期回升。

2025年1月1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其中,2024年年末,全國人口140828萬人,比上年年末減少139萬人。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 954萬人,較上年增長52萬人,人口出生率爲6.77‰。

近些年,我國出生人口規模一直呈下降趨勢,且在2022年跌破千萬。數據顯示,2016—2023年,我國每年出生人口分別爲1883萬人、1765萬人、1523萬人、1465萬人、1200萬人、1062萬人、956萬人和902萬人。

正因此,2024年的出生人口數據備受關注。

2025年1月17日,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接受在《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4年中國仍然延續人口負增長態勢,年度出生人口數相較於2023年有所增加,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疫情結束後人們的生活迴歸正軌,之前延遲和推後的結婚生育開始正常;二是部分地區受龍年生子的習俗影響,生育行爲相對積極。

人口學者何亞福也向記者表示:“2024年的出生人口在預料之中。”

何亞福分析稱,2023年全國結婚登記對數爲768.2萬對,比上一年增加84.7萬對,這對於2024年的出生人口有正面影響。

“總體來說,2024年出生人口有所回升的首要原因,是3年疫情而推遲生育的補償效應,次要原因是2024年是龍年,中國人有生育偏好。”何亞福說。

記者注意到,2024年,全國多地醫院的分娩產數出現不同程度增長,甚至迎來分娩高峰。比如,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婦女兒童醫院2024年1—10月分娩量同比增長50.67%;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兩家院區,2024年分娩共計4383位新生兒,同比增超50%;而廣東省多家醫院2024年的分娩量也都達到近5年來的高峰。

那麼,2025年是否會延續2024年的生育態勢?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健康中國50人論壇執行主任、人口問題專家陳劍向記者表示,龍年因素對出生人口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覷,預計2025年全年出生人口大概率會少於2024年。

何亞福也預計,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或只是“曇花一現”,受2024年結婚登記人數下降、育齡婦女數量減少、年輕一代生育意願普遍低迷等多個因素影響,2025年出生人口或還會下降。

何亞福根據七普數據推算,2025年,中國15—49歲、20—39歲育齡女性數量分別比2020年減少1600多萬人、減少1400多萬人。在育齡女性中,20—39歲女性是生育的主力。

記者注意到,目前,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量還沒有公佈,但從民政部此前發佈的數據看,2024年前三季度結婚登記量同比減少。

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結婚登記量爲474.7萬對,較上年同期同比減少94.3萬對。

而從生肖喜好看,何亞福此前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歷年出生率推算出生人口,將1952—2023年六輪完整生肖年的出生人口合計發現,出生人口最多的前三名生肖年依次是龍年、蛇年、馬年,出生人口最少的生肖年是牛年。其中,六輪龍年出生人口比六輪牛年出生人口多2300多萬人。

記者查詢上一個龍年和蛇年的出生人口數據,2012年和2013年全國出生人口幾乎相當,分別爲1635萬人和1640萬人,但均比2011年有小幅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人口總量從2022年進入負增長通道後,2024年人口總量繼續減少,但規模相比2023年有所收窄。

宋健預計:“2025年大概率會延續人口負增長的趨勢。”

陳劍也表示,2024年,我國人口繼續負增長接近千分之一,預計2025年負增長幅度會高於千分之一。

2024年,我國老年人口規模繼續擴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年末,60歲及以上人口31031萬人,比2023年增長1334萬人,佔全國人口的 22.0%,比2023年提高0.9個百分點。

(編輯:郝成 審覈:吳可仲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