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訂單海外生產新設產線 臺灣東協減少反倒大陸多5%
經濟部公佈「2024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雖大陸佔比降至33%新低,但臺商新設產線,卻看好大陸而多出5個百分點。(資料照)
經濟部今(30日)發佈「2024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臺商海外生產比最高地區,大陸(含香港)雖仍是首位,但佔比3成3,卻創統計以來新低。反之,次位東協佔比提升2.2個百分點。但值得注意的是,接單廠商有新設產線者,在國內與東協比重都下滑,反倒是看好大陸,佔比提到近2成,年多5個百分點。
經濟部這次共調查成功回收2804家廠商樣本,總計2024年我外銷訂單,仍以國內生產51.4%較高,比例過半,較前一年上升2.3個百分點,反之海外生產48.6%,有所下跌,經濟部說,這主要是筆電及伺服器廠商擴大國內生產比重關係。
海外供應鏈分散佈局上,中國大陸生產比率33.1%,爲有調查以來(2010年)新低,較上年下跌4.7個百分點。第二名的東協9.2%,相對就年增2.2個百分點,續創新高。
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說明,主因美中紛爭、地緣政治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尤以越南生產佔比3.4%最高。至於大陸生產佔比持續降低,則是受中美貿易戰影響,業者將從大陸出口至美國貨品,轉由國內或其他海外據點生產。
但觀察接單後自行生產(交給子公司或關係企業)廠商,在臺擴產比重下跌快6個百分點,大陸小跌0.5個百分點,相較東協年多出快13個百分點,佔比68.8%續高。
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另外看廠商新設產線,東協就下降12.3%個百分點,臺灣比重又掉0.2%,反之前往大陸比率升至19.6%,竟多出5個百分點。顯示廠商雖在東協海外生產加碼,但多爲既有老廠商,倒是廠商選擇新設據點,更看好大陸。
不過今年4月,川普喊出對等關稅,且預計對越南祭出46%稅率,黃偉傑也直言,今年東協生產比重可能下滑,有些會改至美國,可是仍要看最後拍板稅率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