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問題蛋教訓!彰化以洗選機制築防線 推雞蛋身分證溯源

彰化縣近年啓動「洗選蛋機制」等雞蛋管理產業升級措施,讓雞蛋印製溯源碼。圖/彰化縣府提供

彰化一家畜牧場生產的雞蛋被檢出芬普尼代謝物超標,縣府衛生局隨即透過溯源碼追查流向。事實上,彰化早在2017年就曾出現雞蛋戴奧辛及芬普尼殘留超標事件,之後配合政策啓動「洗選蛋機制」,推溯源碼讓蛋雞產業管理升級,不過目前仍有相當比例雞蛋以籃裝方式銷售,逐一追溯來源仍具挑戰。

彰化縣府近年輔導洗選場管理,規定洗選蛋須印上溯源碼。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洗選場內各批次雞蛋來源須明確,洗蛋後因保護膜去除,雖可冷藏保存約一個月,但必須透過冷鏈系統配送,主要流向連鎖超市及賣場;但洗選場須投入高成本,須大量處理才具效益。

葉彥伯指出,仍有不少畜牧場因應市場需求,以籃蛋方式出貨。籃上雖標示QR code與保存期限,可追查牧場來源,但蛋車與商行週轉頻繁,不同批次易被混雜,溯源難度較高,這類未洗選雞蛋成本低、使用方便,歐洲國家也未全面推行洗選制度,但仍應加強流向監控。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政府積極推動食品溯源,彰化以「彰化優鮮」品牌結合3章1Q制度,涵蓋有機、產銷履歷、CAS與溯源等認證,並委託第三方單位檢驗農藥殘留,確保農產品安全。

縣府農業處也說,目前「彰化優鮮」共有近800項產品,參與3章1Q認證的業者在生產管理上更爲嚴謹,產品品質也更能經得起市場與抽驗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