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oBike登臺搶攻共享單車市場 最後卻變成街頭垃圾

看準臺灣單車共享經濟的市場,新加坡oBike本月初在臺北市街頭悄悄試營運,計劃搶食微笑單車的市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7/04/10 邱瓊玉攝影)

2017年新加坡廠商在臺灣試點推出oBike,主打當時國際流行的「無樁式共享單車」,也就是無車柱,可隨時隨地借還車。業者爲了推廣oBike,在試營運期間免費,之後每15分鐘收費2元。

相較於2009年在臺北上路的YouBike微笑單車,必須找到車柱借還車;oBike對使用者的便利性更高,這種創新的商業模式在臺灣隨即爆紅。不過隨借隨還的便利性,也考驗使用者的人性,因爲透過app還車並結清費用,使用者就可離開。oBike業者表示,將利用信用積分來規範會員,例如違規停車、遭交警攔阻卻棄車逃逸都會扣分,信用積分過低會提高費率或停權。

【推薦閱讀】 從虧損千萬到破億騎乘人次!2012年永續共享單車「Youbike」上路 2007年國片「練習曲」引爆單車環島風潮!73歲企業家也拼了

隨着業者在臺北、新北等城市大量投放oBike,開始出現各種違規停車的亂象。不只有人騎回家當成私人交通工具,在淡水漁人碼頭旁的海邊,有數輛oBike被丟入消波塊;在三芝的根德水車園區,有近20輛oBike被堆疊丟入溪牀泡在水中,有如oBike墓場。當時還有不肖廠商在oBike用束帶綁上靈骨塔位廣告,變相成爲移動式的「活廣告」,讓民衆不敢騎。這些亂象惹得網友紛紛批評,使用者缺乏公德心,業者也擺爛。

2018年oBike母公司退出新加坡市場,oBike的臺灣公司也無意經營。許多在路邊的oBike長期無人聞問,經過風吹日曬而生鏽毀損,宛如廢鐵,被民衆形容成爲「街頭垃圾」。在業者倒閉後,各地縣市政府開始清除街頭棄置的大量oBike。2020年新北市交通局將六千多輛保管的oBike,以每輛3元的價格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