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女獸醫簡稚澄自殺 催生「流浪動物零安樂死」
桃園縣新屋鄉動物保護園區園長簡稚澄,呼籲民衆以認養替代購買,讓流浪動物有個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2/10/07 林麗如攝影)
2016年,喜歡動物的美女獸醫簡稚澄,在桃園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工作期間,不堪爲大量流浪狗安樂死的壓力,服用犬隻安樂死的藥物自殺身亡。社會輿論痛批這是體制殺人,促使臺灣於2017年推動「流浪動物零安樂死」政策。
簡稚澄從小喜歡動物,北一女中、臺大獸醫系畢業,2010年參加基層特考,榮登公職獸醫師考試榜首。她家住臺北市,卻以第一志願分發至較偏僻的桃園新屋動保園區,立志從事動保工作。
【推薦閱讀】 女作家出書大賣卻在同年輕生...2017年林奕含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震撼社會 柯媽媽喪子奮力推動強制險立法 以小學學歷不懈奔走8年
由於簡稚澄是長髮美女,隨即成爲園區的最佳代言人。她接受媒體採訪表示,照顧毛小孩是她這輩子最愛的事,當初花了兩個月才說服父母,讓她從臺北來桃園動保園區工作,爲了上班方便,還爲此學開車。
因爲園區的收容空間有限,流浪動物入園十二天內若無人認養,就要走上安樂死的命運。根據2012年報導,當時大約一半的流浪動物被安樂死,僅約三成被人認養,其餘病死。簡稚澄爲流浪狗執行安樂死,拒絕粗暴對待,會先帶毛小孩散步、餵食,抱着牠們說話,讓牠們安心纔打針,卻仍承受愛狗人士稱她是「美女屠夫」的沉重壓力。
2016年,簡稚澄服藥輕生,在遺書訴說自己身爲獸醫,卻要執行流浪動物安樂死,內心非常煎熬。她也直指臺灣動保結構的問題,因爲源頭管制工作無法做好,流浪狗送到下游的收容所造成苦難。簡稚澄之死引起社會重視,政府於2017年推動「流浪動物零安樂死」政策,但也造成流浪貓狗過量、收容所空間無法負荷的新問題。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