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三男孩上高速扔石頭砸車,女子在副駕被砸死,身份卻不一般

2011年,3名青少年朝着高速路上飛馳的汽車扔石頭,導致一女子不幸被砸身亡。

警察調查發現,女子的身份不簡單,得知她所做的事後,不少人感慨“好人沒好報”。

女子到底有何特殊身份?三名男孩中有兩名未成年人,他們又得到了怎樣的判罰?

飛來橫禍

2011年4月13日深夜11點45分,三個年輕的身影出現在了惠深沿海高速公路圭景河大橋旁邊。

三人都是惠東縣稔山鎮石頭嶺村的無業遊民,之所以這麼晚外出遊蕩,是因爲他們商量好要去廈深鐵路工地上偷鐵賣錢。

然而,走到公路邊的時候,年紀最小的林良健看到飛馳的汽車突然玩心大起。

“誒,我們朝公路上的車扔石頭,看誰扔得準怎麼樣?”

“好啊好啊,這個好玩。”另外兩名少年蔡志成和黃金泉附和着。

隨後,三人就鑽過公路防護網,走到了圭景河大橋往深圳方向的橋頭處。

他們隨手挑選了一些混凝土石塊,面向高速駛來的汽車,準備正面將石頭扔向前擋風玻璃。

三人投出的石塊共砸中了4輛汽車,由於車速太快,加上是深夜,司機都沒有看到路邊的人。

幾位司機雖然察覺到了異常,但卻因爲沒有受傷而未報警。

然而,其中一塊石頭卻恰好砸穿了一輛吉普車的前擋風玻璃,擊中了坐在副駕駛上打盹的女子。

女子遭遇飛來橫禍,痛苦的哀嚎聲令駕駛位上的朋友黃某大驚,瞥了一眼就看到她的下頜血流如注,隨後立刻下了高速,將其送往醫院搶救。

事實上,黃某也沒有看清楚石頭是從哪裡飛來的,當時她選擇報警只是想尋求幫助。

警方接警後,立刻指引她開車送人前往最近的醫院——大亞灣區霞涌醫院進行救治。

另一邊,其他警察已經開始聯繫稔山當地的派出所和高速路交警中隊進行調查。

交警很快通過監控發現了3個可疑的身影,並且他們朝汽車扔石頭的畫面也被記錄了下來。

然而,還沒等警方尋找犯罪嫌疑人,醫院就已經傳來了消息,被石頭砸中的女子於4月14日零點20分失血過多搶救無效身亡。

檢查報告顯示,死者左面部受鈍物撞擊,左下頜出現粉碎性骨折和閉合性顱腦損傷。

朋友黃某十分傷心,對醫院說道:“她生前還說要把自己的眼角膜捐掉。”

可是由於警方尚未調查清楚案情,加上當初委託的捐獻醫院太遠,女子並未完成這個遺願。

女子身份被揭開

隨着女子的身亡,她的身份也被揭開了,她居然是“感動中國”人物、教育慈善家叢飛的遺孀邢丹。

叢飛,原名張崇,1969年出生於遼寧盤錦的一個貧困農村家庭。

爲了減輕父母的負擔,他在初二那年就輟學回家了。

因爲從小就喜歡音樂,他沒有因學歷低就放棄夢想,經常四處求師學藝。

後來,他憑藉自己的努力,一邊打工一邊自學,考上了瀋陽音樂學院。

1992年畢業後,叢飛當過搬運工和洗碗工,最窮困的時候只能住在橋洞裡。

有一次,他在露宿時唱了一首《烏蘇裡船歌》,不經意間被一位路過的女孩聽到。

女孩對他的努力十分欽佩,同時認爲他很有音樂天賦,就資助了他600元參加節目。

這個機會讓叢飛實現了夢想,很快成爲了一名草根歌手。

成名以後,叢飛想到自己過往的經歷,開始通過義演和做義工資助上不起學的孩子。

據統計,他多年來資助了183名貧困兒童,累計捐款捐物超300萬元。

正是這樣的品質吸引了當空姐的邢丹,讓她在認識叢飛後就愛上了他。

當時叢飛剛剛離婚帶着年幼的女兒生活,比他小12歲的邢丹在深圳航空上遇到了他。

兩人在相識不久後便相愛了,並且很快悄無聲息地結了婚。

沒有大操大辦的婚禮,只有無盡的操勞和默默捐助,但邢丹卻對這樣的生活甘之如飴。

2006年,叢飛剛剛獲得“感動中國人物”稱號就因患胃癌離世。

離世前,他要求捐出自己的眼角膜,這也是邢丹至死也要捐出自己眼角膜的一個原因。

隨着丈夫的離世,邢丹一邊盡心照顧丈夫與前妻生的女兒以及自己的女兒,一邊扛起了他的慈善事業。

她將社會捐贈給丈夫治病的錢拿出來,在深圳一所學校成立了“叢飛獎學金”,同時繼續捐助在貴州大山裡的孩子們。

當年叢飛年僅37歲便英年早逝,讓不少人感到心痛和惋惜,更讓那些被他資助的孩子們傷心。

這些孩子中還有不少孤兒,可以說叢飛幾乎就是他們的父親。

而如今,邢丹更是年僅30歲便突然遭遇飛來橫禍,無辜慘死,令人感慨萬千。

三名兇手

在瞭解了基本情況後,當地警方很快開始對三人展開追蹤搜捕。

因爲事發路段附近只有一個村莊,警方很快在村子裡抓獲了三人。

原來,三名青少年都是附近村民的孩子,讀完小學就輟學在家。

年紀最小的林良健家境最困難,父親患有間歇性精神病,沒有正經工作。

母親從孩子9歲那年失蹤後,音訊全無,自此林良健因爲家境貧困無人管教。

孩子家中管事的親屬只有兩個姑姑,兩人都沒讀過書,早早嫁了人。

林家人雖然對這個噩耗感到難以置信,但並未因此推脫責任,可是除了向邢丹的父母道歉以外,這樣窮困的家庭也拿不出多少賠償來。

據警方調查發現,砸死邢丹的石頭正是林良健扔出的,但他當時才15歲。

另外兩個青年分別爲17歲和19歲,三人從小一起玩到大。

年紀最大的黃金泉家同樣一言難盡,母親和弟弟都患有智力障礙。

70歲的老父親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靠撿廢品養家餬口。

在上學期間,黃金泉就受到了不少同學的嘲笑。

自卑的他面對這樣的命運,只能選擇低頭忍受,然後默默遠離。

17歲的蔡志成家家境還算不錯,但也就是好一點兒而已。

5歲那年,母親帶着他改嫁到了石頭嶺村。

雖然自己的成績在學校裡很不錯,還經常得獎狀,但繼父家裡窮,不願意拿更多的錢供他上學,他也就此輟學。

三人可謂是同病相憐,於是慢慢地就自動玩到一起去了。

年齡最大的黃金泉去工廠打過工,但廠裡枯燥的工作和毫無保障的工作環境讓他十分排斥。

當把工廠地情況告訴給兩個小夥伴以後,他們也不再願意進工廠,開始計劃去鐵路工地偷鐵賣錢。

兇手這樣的情況讓受邢丹父母委託前來打官司的朋友也是相當爲難。

可是一想到邢丹做了那麼多好事卻英年早逝,還有兩個年幼的女兒從此成了孤兒,他們也只能是公事公辦,爲孩子爭取一些賠償,從而讓她能夠更好地長大。

2012年7月12日,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林良健有期徒刑12年。

黃金泉和蔡志成也因爲危害公共安全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和6年。

與此同時,他們三人還將面臨民事訴訟的經濟賠償,共計968086.45元人民幣。

好人沒好報?

邢丹的去世令人惋惜不已,夫妻倆致力於爲貧困山區的兒童和孤兒提供讀書條件,最終邢丹卻死於家境不好和缺失教育的孩子之手,如同命運給他們開的一個巨大的玩笑。

因此,不少人在看了這個故事以後,難免生出“好人沒好報”的想法。

然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正是因爲在某些地區和家庭,貧困與教育問題嚴重,這才導致了邢丹的悲劇。

多年來,夫妻倆的努力不正是爲了減少這樣的悲劇嗎?

夫妻倆雖然都英年早逝,但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卻始終被人銘記着。

2011年4月18日,在邢丹的告別儀式上,就有近千名市民爲其送行。

叢飛去世時,深圳市政府爲了感謝他對社會的貢獻,爲邢丹一家提供了住房和工作。

而當邢丹去世時,房產被轉移到了夫妻倆所生的女孩名下。

深圳教育局和相關組織都表示,會資助兩個孩子直到她們上完大學。

如今,邢丹夫妻倆雙雙離世,好在雙方家的四位老人還健在。

老人們都沒有退休,還有正常的工作,此後即使退休了也還有退休金。

另外,邢丹的朋友封昌紅表示,未來家裡有什麼困難她們也會盡量提供幫助。

我們的傳統文化總是講因果,但很多人卻並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因果。

因果絕不是夫妻倆種了善因卻得了惡果,像邢丹遭遇到的意外並非她不做好事就能避免的。

真正的因果是,因爲3個孩子家境困難,沒有良好的教育,因此到了把石頭砸車當成遊戲的地步,最終釀成了害人害己的惡果。

真正的因果是,夫妻倆資助的孩子們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兩人發生意外後仍然會緬懷和紀念他們。

真正的因果是,兩人爲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纔得到了深圳政府和不少朋友的鼎立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