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元強化電網 政院迎戰美關稅:擬汰舊換新加碼挺國貨

行政院14日召開院會,修正韌性特別條例增加預算450億元,其中200億元預留給尚未底定的關稅變局。 圖/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14日院會討論「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第3條、第6條、第9條修正草案,修正預算總規模規模由5,450億元增至5,900億元,增加的450億元中,約200億元用於強化全臺工業區電網、約200億元預留應對關稅變動支持產業。

行政院說明,增加的450億元規模,其中約200億元用於強化電力系統,200億元將預留應對關稅變動以支持產業,約40億元加強弱勢照顧與關懷,約10億元用於發放普發現金作業。因預留200億元,首階段編列5,700億元的預算。

臺電總經理王耀庭說明,200億元強化電力系統,主要是聚焦全臺產業園區與工業區的輸電強化,將會強化如北士科、五穀、樹林、龍潭、銅鑼、中科、仁武、花蓮等全臺工業區的電網韌性。

面對關稅,行政院原本在特別條例中提出930億元的農工業支持措施,但隨着談判仍在持續,可能隨着進展有更多產業居要支持,因此增加200億元預算以應對往後局勢發展。

目前農工業相關支持措施方面,農業部主任秘書林家榮表示,編列180億元用於三項措施與六大計劃,農業方面有6項產業受關稅影響大,尤其是蝴蝶蘭跟鬼頭刀因競爭對手關稅比臺灣稍低,會特別關注這兩個產業,未來因應狀況給予額外補助。

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表示,工業將持續對於關稅較其他國家高的產業,去進行擴大補助,目前有意由政府組隊帶領各業者和公協會,擴大規模到國際展會參展、設立臺灣館共同拓市。同時,貸款利息補貼也在研究加碼,如延長時間或擴大比例;且有意把汰舊換新的補助金額調整,目前是4成規模,有考慮提高、以鼓勵多使用國產工具機等產品。

經濟部表示,目前對於許多支持產業措施都有儘量從寬認列、並擬調低門檻,以儘快支持企業或中小企業,並且透過貸款優惠協助,或鼓勵企業採購受關稅影響的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