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N關稅曝光被轟爆!前藍委逆風喊「團結」:面對5現實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令衝擊全球。圖爲8月11日川普在白宮對談。 (圖/美聯社)
美對臺對等關稅20%上路,經濟部日前證實,臺灣的實際稅率是原本的20%,還要再加各種商品不同的「N%」稅率,挨批政府沒說清楚,過程黑箱。前國民黨立委許毓仁今(13)日提出臺灣必須面對的五項現實面,認爲國際談判必須在現實與利益間取捨,而臺灣在這場延長賽中,勝負在於能否團結,而不是「陷入批評症候羣」,質疑談判團隊能力不足等。
許毓仁今日於臉書發文表示,這段時間的輿論熱度反映出臺灣民衆對經濟前景的關切,但在情緒背後,必須冷靜看清現實,臺灣正處在艱難的國際經貿環境中,「這需要我們不分藍綠、團結一致,才能走出困境」。許毓仁也列出「五點現實面」:
一、對等關稅的現實。許毓仁指出,「對等關稅原則」幾乎都是疊加,不疊加是例外。臺灣現階段採用的只是「暫定稅率」,談判尚未結束,自然適用原則而不是例外,臺灣若在談判中途就能拿到,國際上恐怕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二、不要陷入批評症候羣。許毓仁說明,有些人批評談判團隊能力不足,「但現實是不管藍營或綠營執政,負責談判的專業人員幾乎是同一批」。貿易談判不是一場場「鍵盤比賽」,而是長期累積的實力與佈局。
三、透明化的限制與川普談判風格。許多人質疑談判過程「黑箱」,許毓仁解釋,但必須理解,川普總統刻意把談判節奏壓縮到極限,讓透明化變得困難。而川普的慣用手法是先祭出極高稅率威脅,待對方震驚後,再丟出看似較合理的對案,並要求短時間內做出決定。
四、衝擊與抉擇。面對臺灣傳統產業受對等關稅最大沖擊,許毓仁指,傳產近年本就受到匯率與國際稅率的雙重壓力。政府當然希望在談判中爭取不疊加條款,「但必須認清,低稅率往往要用『大投資或大采購』來交換」,若臺灣真的要爭取這項例外,國內是否能接受數千億美元級別的對美投資或採購?
五、團結纔有籌碼。許毓仁認爲,這場關稅談判,不僅是經貿議題,更是攸關臺灣產業生存與國際地位的考驗,國際談判必須在現實與利益間取捨,而「政治對立與意識形態爭論,無助於提升談判籌碼」,強調這場關稅衝擊像一場延長賽,勝負在於能否團結打完這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