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掉22張!跳跳小卡「掉不停」 北捷迴應了

臺北捷運自2025年3月5日起,在車廂內張貼「後背包請改爲手提或前揹」及「勿當門神,請往車廂內部移動」跳跳小卡。(臺北捷運公司提供)

臺北捷運爲提醒旅客乘車禮儀,自2025年3月5日起,在車廂內張貼「後背包請改爲手提或前揹」及「勿當門神,請往車廂內部移動」跳跳小卡,目前共計張貼2976張,截至12日短短1周的時間卻已有22張掉落,等於平均每天就掉個3張,宣傳效果引發質疑。北捷新聞組長毛凱玲表示,12日迄今僅補貼4張,數量明顯減少,後續將特別留意固定方式。

配有卡通插圖及鮮豔配色的2款懸掛式跳跳小卡,黏在車廂入口兩旁屏風上方約180公分處,然而目前上路不到1個月,就因其懸掛式結構難以長期固定,加上受乘客碰觸或列車晃動影響而脫落。

臺北市國民黨議員詹爲元表示,小卡經常會黏貼不穩,若身高較高的民衆靠近,就有可能撞到導致脫落,質疑會因此削弱原本應有的宣導效果,張貼方式或位置有待改善,如果要做政策宣導,直接貼在車門旁或上方的牆面會比較好,也可以效仿拉環廣告,在拉環上加個類似保麗龍的板子,這樣民衆比較不會撞到,同時進行人員車內協助導引,從而達到政策宣導的目的。

毛凱玲表示,彈跳小卡的創意宣傳,已成功發揮效果,且12日迄今僅補貼4張,脫落數量明顯減少,但後續若有缺漏則會再補貼,也會特別留意固定方式,至於其他張貼位置,考量目前已有各式車內標誌及相關宣導海報,所以才評估於車廂入口兩旁屏風處上方張貼彈跳小卡。

毛凱玲說,爲維護良好乘車環境,北捷定期透過月臺車廂廣播、平面海報、月臺電視及跑馬燈等方式宣導各項乘車禮節,尖峰時段車站人員也會於月臺協助引導管制及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