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3天不吃早餐「發胖機率增12%」 醫:白天進食纔能有效減重
▲多項研究證實不吃早餐恐害減重努力放水流 。(圖/Unsplash)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明明已經控制飲食,也努力運動,還是瘦不下來,相信讓許多減重的人痛苦。對此,運動營養專家蕭捷健醫師在臉書分享,關鍵可能是忽略了身體的「吃飯時鐘」,因爲國外的研究發現,即使進行相同的間歇性斷食,若進食時間與生理節奏不合,減重效果將大打折扣,而最大的冤枉路正是「不吃早餐」。
蕭捷健今於臉書粉專「減重醫師 蕭捷健」爲文寫道,一項韓國研究探討用餐時間對減重的效果,將參與者分爲2組,都採取168間歇性斷食,但一組在中午前進食,另一組到下午才吃第一餐;結果發現,早吃組的體重、體脂明顯下降,胰島素敏感度也提升,而晚吃組不僅減重效果較差,胰島素分泌還增加,導致血糖控制下降。研究團隊認爲,進食時機若能順應身體的代謝節奏,會更有助於提升減重與健康成效。
對此發現,蕭捷健寫道,人體擁有中樞、周邊2套生理時鐘,而光線會喚醒大腦的節律中樞,進食則負責啓動肝臟及腸胃等器官的代謝時鐘,若錯過早餐或吃宵夜,這2套時鐘將脫節,使肝臟無法正確使用能量,進而導致代謝紊亂、脂肪囤積。
蕭捷健指出,某些人爲延長空腹時間選擇跳過早餐,但一項德國大型研究顯示,長期不吃早餐,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將上升32%;另一項針對日本上班族的研究則顯示,每週3天以上未吃早餐,發胖機率將提高12%。這些數據都證實早餐對於啓動生理時鐘的重要性。
蕭捷健寫道,順應吃飯時鐘,進食要安排在白天活躍的代謝時段,才能使身體能更有效分泌胰島素、處理血糖、燃燒脂肪,故若想有效減重,與其一直注意自己吃多少,不如觀察「有沒有吃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