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服務逾10個案 長照3.0將採照服員分級制充實人力

衛福部表示,長照3.0將採照服員分級制度,吸引中高齡民衆投入,同時改善薪資,並引進輔具,減輕人力負擔。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今年3月中旬啓動長照3.0規畫,預計於2026年上路。不過,國內面臨照服員人力不足問題。立委林月琴指出,2023年平均每位照服員須服務10.8位個案,已超過合理上限。對此,衛福部表示,長照3.0將採照服員分級制度,吸引中高齡民衆投入,同時改善薪資,並引進輔具,減輕人力負擔。

林月琴指出,即使照服員人數與薪資提升,但國內逾75萬人口有照服員需求,現有人力仍不足,尤其住宿式服務機構人力問題更嚴峻,政府若不提出具體人力政策,長照3.0訂出再多創新服務項目,增加適用民衆類型,最終恐無法實現。

對此,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長照3.0將採照服員分級制度。衛福部書面報告指出,將鼓勵居家服務單位實施照服員「分級派工」,研議將部分工時人力納入機構人力計算標準,放寬中階技術人力得進入小規模多機能長照據點從事夜間照顧,及在團體家屋服務。

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衛福部就以建議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依照服員能力派案,長照3.0將設計分級機制,服務項目區分身體照顧及非身體照顧,身體照顧是指爲長輩沐浴等,相對耗費體力服務項目,非身體照顧則包括陪伴、協助購物、送餐等項目。藉由區分服務項目,降低居服員任職體力門檻,鼓勵中高齡民衆加入,充實人力。

另外,林月琴表示,近期辦公室接獲陳情,一位罹患成骨不全症的朋友通過身心障礙鑑定(ICF),卻無法通過照顧管理評估量表(CMS)評估,一位身心障礙者,符合長照服務與身障服務資格,兩套系統評估結果卻有極大落差,衛福部應設法整合,或發展評估結果轉譯機制,減少民衆重複評估,並縮短評估結果落差。

祝健芳表示,身障鑑定面向多元,包括就學、就業、就醫、就養等,需考量發展需求,以成骨不全症個案爲例,病人可能在兒童時期發病,也可能成年才發病,隨病程變化,若病人逐漸失能,符合相關評估規範,即可使用長照資源,此前可以使用身障相關資源。

▪ 手機報稅超簡單!4步驟輕鬆搞定 一圖看節稅秘訣不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