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臺積電大哥帶小弟 在美國複製竹科?業界曝臺廠最大難題
業界指出,臺灣供應鏈在美國成形時間拉長,恐影響聚落生態系完整度。(資料照)
小編今天(2)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在美國政府喊出「晶圓代工五五比」目標,期望美國與海外產能各佔一半後,臺積電攜手供應鏈赴美投資已成定局。爲避免臺廠單打獨鬥,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團赴美展開第五輪實體諮商,除在談判桌上推進既有議題,也初步獲得美方同意提供土地,協助建立「臺灣模式」園區,以打造聚落生態系。
業界指出,供應鏈將隨臺積電美國產能逐步擴張而分批進駐,非一次全面西進。此舉有助分散資金與風險壓力,但也意味臺灣供應鏈在美國成形時間拉長,恐影響聚落生態系完整度。
【1】在美設類科學園區 供應鏈難一步到位
美方將協助打造「臺灣模式」園區,目前臺廠赴美投資仍以德州、亞利桑那爲核心,但建廠成本動輒爲臺灣數倍,加上員工赴美簽證問題,業者壓力不小。供應鏈人士分析,半導體產業赴美應由上游矽晶圓與材料廠先行,如環球晶已赴德州設廠,化工廠長春與李長榮也宣佈投資。至於設備廠,可能需待二至三年臺積電美國產能逐步放大後纔跟進設點。
【2】晶圓代工市況驟變!聯電近日向供應商發出通知,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所有供應項目降價至少15%,並將此視爲未來產能分配及合作評估的「重要依據」。此爲晶圓代工業界近年來首度由業者大規模要求供應鏈降價的動作,震撼半導體產業。法人評估,已見「成熟製程進入新一輪結構調整的前奏」。
【3】大摩升臺積、降聯發科目標價
摩根士丹利證券投資最新定調半導體巨擘投資順位,將最大權值股臺積電推測合理股價升至1,588元,爲外資調升潮增添濃厚色彩,相對地,繼降評聯發科後,再將其推測合理股價下修至1,388元,形成半導體二大天王「目標價互換」的奇特景色。
【4】警訊!六大產業回報人力僱用 全緊縮
中華經濟研究院剛完成的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調查顯示,9月製造業PMI呈連續4個月50以下的緊縮狀態。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1日提醒,PMI已出現自2023年10月、近兩年以來,六大產業首次全數回報人力僱用均爲緊縮,且該指標爲相對落後的反應,要特別注意。
【5】美小非農就業意外暴減 10月降息幾成定局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9月非農就業報告延後公佈,也讓有「小非農」之稱的ADP民間就業報告格外引人關注!然而最新數據顯示,9月民間就業不增反減3.2萬人,創下2年半最大減幅,也爲美國勞動市場走疲再添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