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臺積電被川普掏空?不只救英特爾 最慘的是「良率密碼」恐交出
傳臺積電打算接手英特爾晶圓製造業務。(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編今天(13)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半導體業者指出,要臺積電救援英特爾,讓美國製造再度強大,纔是重點。美政府出手急又快,外界推測,美臺攜手困難度高,但合資企業也將以先進製程爲主,另外最重要的國防訂單,未來肯定會由純美國企業生產,雙管齊下就是要以最快速度提升先進製程在美製造比重。
業者指出,臺積電手握製程良率調校參數,勢必要導入合資企業中,最終目的將使美國擁有先進製程量產能力,但要提防恐仍面臨反壟斷法等議題,迫使其完全獨立於臺積電。
【1】美國製造 劍指臺積良率密碼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臺積電已向輝達(NVIDIA)、超微(AMD)和博通(Broadcom)提議成立一家合資企業,該合資公司負責經營英特爾(Intel)晶圓廠。
臺積電傳將攜手輝達、AMD等科技巨擘「火速救援」英特爾,臺積電不評論市場傳言,英特爾、輝達、超微、高通皆不願對此消息作出評論,白宮與博通尚未回覆。
【2】劉鏡清:臺積最新技術只能留在臺灣
臺積電宣佈對美國擴大投資,未來經濟部投審會審查時,是否適用「N-1」(落後最新制程一個世代)相關規定,身兼臺積電董事職務的國發會主委劉鏡清12日於立法院答詢時明確迴應,「我們是一定會適用的,因爲最新技術只能留在臺灣」。
【3】外資:合資救英特爾…較差劇本
外電報導,臺積電向輝達、超微(AMD)、博通等三巨頭提議,合資負責經營英特爾(Intel)晶圓廠的公司,消息讓市場感到震撼。外資分析師說,半導體關稅風險未除,市場又傳臺積電必須援助英特爾消息,就算目前合資是否成局言之過早,但長遠影響堪憂;凱基投顧先前所作情境分析也認爲,這可能是較差的劇本。
【4】因應川普2.0挑戰 央行大轉彎 匯率阻貶不阻升
2024(去)年美元持續獨走,新臺幣狂貶2.046元、貶幅達6.24%。中央銀行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業務報告的書面內容顯示,去年淨賣匯達164.2億美元,超越2022年的130億美元,爲公佈調節金額以來最大規模阻貶行動,而近年匯率政策也從過往的「阻升不阻貶」轉向,尤其今年面對川普2.0,更可能大轉彎爲「阻貶不阻升」。
【5】美通膨降溫 關稅陰霾仍未散
美國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0.2%、年增2.8%皆低於預期,核心CPI年增率放緩至3.1%、創2021年4月以來最低,顯示通膨壓力放緩,緩解市場對於川普關稅政策可能推升通膨的擔憂。美國2月通膨降溫,但鑑於關稅後續影響,美國聯準會(Fed)下週例會料維持利率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