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臺積電1400元沒機會了?外資喊買進 目標價卻暴砍25%

花旗環球證下修臺積電股價至1050元。(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編今天(11)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花旗環球證指出,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將傷害全球經濟,若美、中二大國緊張升溫,目前尚未被課稅的半導體產業景氣也難獨善其身,雖看好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可挺過風暴,然在終端產品與AI投資雙放緩疑慮中,將推測合理股價由1,400元下修爲1,050元,調幅高達25%,勉強保在千元水位線之上。

【1】臺積合理股價 花旗環球證下修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3月合併營收2,859.6億元,再度寫下年、月雙增亮眼表現,首季度營收8,392.5億元刷新史上首季新高,達財測預估水準。展望2025年,臺積電在AI應用驅動下,美元合併營收成長仍上看24%至26%。

【2】美按90天暫停鍵 傳產迎急單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出現戲劇性轉折,川普在新措施上路第一天突宣佈給予部份國家暫緩實施90天,原本慘遭美國客戶退訂、要求暫停出貨的沙灘車、工具機、高球杆頭、螺絲等傳產業者,10日突然短急單涌入,業者產線全部動起來趕工,想搶在這90天的緩衝期內,將今年對美國市場的貨一次出光。

【3】催出逃命拉貨潮 臺3月、Q1出口大爆發

川普對等關稅實施前的逃命拉貨潮,催出史上最強單月和單季出口值。財政部10日公佈,3月出口495.7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18.6%已寫連17紅;首季出口1,295.8億美元,同樣是歷年單季最高水準。

【4】美債做談判籌碼 楊金龍贊同

美國總統川普主導貿易戰升級,但9日突然宣佈關稅暫緩90天,臺灣持續和美方協商,對於央銀能否以持有的美債部位,當做談判的籌碼,央行總裁楊金龍10日表示,「建議相當好」,如要和美國談判,會告訴對方,美國因應赤字要發行公債融資,臺灣對美債一向都是長期持有,不是買了又拋售,對降低美國融資成本有所貢獻。

【5】兩地已無生意可做 G2關稅惡戰 陸港商叫苦

中國針對美國的84%對等關稅已於10日12點01分正式上路,但大陸海關總署指出,凡是在上述時間前裝運、5月13日24時進口者,可豁免加徵關稅,爲外貿企業爭取更多的「逃命」時間,也爲中美后續談判創造空間。中方近日動作頻頻,從內外方面施展「組合拳」,意圖反制美國並緩衝其關稅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