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臺幣狂升也不怕!這家銀行員工最會賺 1人貢獻1800萬
因新臺幣第2季強升,銀行在海外獲利大豐收,整體銀行獲利持穩。(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編今天(24)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中央銀行公佈今年第二季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平均每一銀行員貢獻290.1萬元,略高於第一季,且較去年同期成長4.4%。第二季雖受到匯率波動等影響,貢獻度仍上揚,主要是利息與手續費淨收益增加,其中,專攻企金的花旗銀行以約1,823萬元連六季居冠。
【1】花旗稱冠 銀行員Q2平均貢獻290.1萬
銀行主管認爲,第二季因新臺幣強升,銀行在海外獲利大豐收,整體銀行獲利持穩,但下半年隨因美國調高關稅、全球央行陸續重啓降息,加上臺商供應鏈移轉等變數;房市持續降溫及高基期因素,預期銀行授信成長力道將走緩,也不排除影響銀行獲利動能。
【2】臺股未見敗象 專家教戰可採4象限投資
臺股9月來飆漲2,014點,徹底破除「9月魔咒」,綜合臺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及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等三位專家看法,臺股各類股輪動題材不斷,節奏活潑、人氣旺盛,多頭趨勢不變,從各指標來看,也尚未見敗象,臺股隨時會創高,指數高點先看26,500~26,800點。
【3】族羣輪動 外資升評萬潤、辛耘
臺積電持續創高,半導體次族羣順勢開啓良性輪動,受惠輝達對CoWoS需求龐大,摩根士丹利、麥格理證券目光對準相關設備股,分別升評萬潤、辛耘至「優於大盤」,推測合理股價上看500元與450元,激勵股價23日雙雙走揚。
【4】輝達投資OpenAI 專家:像貪食蛇
AI晶片龍頭輝達宣佈將向OpenAI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約新臺幣3兆元),並與甲骨文共3方經由投資、交易形成閉鎖的三角循環,知名分析師陸行之表示,無止盡的AI投資循環,讓許多投資人越難判斷轉折點;專家指出,就像貪食蛇你吃我,我吃你,但輝達的任何投資都存在兩個目的,就是舒緩美國給的壓力以及讓更多人買輝達的晶片。
【5】中美波音訂單談判 近尾聲
中美元首19日通話後,原本低迷的雙邊關係進入破冰階段。美國衆議員代表團暌違5年後,21日首次訪中,並先後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等領導官員會面。美國駐中國大使龐德偉(David Perdue)23日與美國衆議員共同出席一場簡報會議時指出,美中正進入「龐大」波音飛機訂單的最後談判階段,此舉被視爲兩國在經貿關係降溫後,尋求推動貿易協議的重要一步。